第04版:策划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6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为民惠民靠民 突出共建共治共享

万里街道群策群力推进“三创”工作

□记者 顾玲

2020年是普陀区“三创”工作的攻城拔寨之年,全国文明城区、巩固卫生城区创建本轮收官,迎来大考,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首轮申报,开启新篇。在这场创城迎检的硬仗中,万里街道始终从群众需求出发,坚持为民惠民靠民的创建理念,着力强弱补短、激发群众认同感,让群众深切感受到“三创”工作带来的好处,从而感到满意。

坚持创建为民

着力激发群众认同感

在“三创”工作中,万里街道把深化创建与补齐民生短板、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办好民生实事紧密结合,切实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

“20来年的老楼了,没想到这回居然也能再亮堂一下。”看到自家小区楼道经过粉刷后明净白亮了许多,家住灵石路1565弄的徐大爷高兴地说。得益于三创工作的开展,目前,万里街道6个小区共计149个楼道进行了粉刷,焕然一新的楼道环境让居民赞不绝口。

据悉,包括灵石路1565弄在内的6个小区都是建成时间较早的老旧小区,居民楼道经常被各类“牛皮癣”小广告占据,部分楼道墙面严重破损。区创城办安排了专项资金,街道统筹安排,把楼道粉刷工程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楼道粉刷工作得到了居民们的大力支持。看到社区张贴的楼道粉刷通知后,居民们主动清理了堆积在楼道的杂物,也有居民帮忙进行楼道清扫工作。原本布满灰尘、破损的墙面恢复整洁明亮,这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三创”工作带来的好处。万里名轩居民李阿姨还给社区工作人员发微信表示感谢:“我们全体居民非常感谢社区组织人员给我们粉刷楼道,这既是为居民服务,也是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我们都非常支持。”

除了进行小区楼道粉刷工作外,万里街道还全面启动“补短板”项目,各社区结合实际拿出方案,着力攻克重点难点、补齐薄弱环节,逐项推进、逐项落实,全面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例如万里欣苑小区修复主干道,解决会车难题;凯旋华庭楼道内更换节能灯,完善照明系统;万里雅筑修补坑洼路面,保障出行安全;万里雅筑、达安春之声一期补种麦冬,美化小区环境……目前在街道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各项目均已完成建设。

坚持创建惠民

着力提高群众获得感

坚持创建为民惠民的原则,万里街道始终把顺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贯穿于“三创”工作全过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功能完善、舒适便利的人居环境,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开展“三创”工作带来的好处。

据了解,“飞线”充电是“三创”推进中的“拦路石”“硬骨头”,私拉电线极易导致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为从根本上解决“飞线”充电问题,街道率先在香泉小区、愉景华庭居民区安装一批新能源车充电桩和非机动车充电桩,消除隐患的同时满足居民日常需求。

“这个充电桩很灵的,微信扫码就能充电了。”看到家门口新装的一排新能源车智能充电桩,香泉小区81号楼居民沈先生立即扫码试用了一下。原来,沈先生的儿子刚买了新能源车,但是一直苦于小区不能安装充电桩,充电成了买车之后最大的烦恼。“我们也没办法,要充电了只能拉根线下来充,我们也害怕的,有时候就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充。”沈先生告诉记者,小区里像他这样的有三四家,现在小区有了充电桩,解决了“新能源车一族”大难题。

而在另一幢居民楼前,刚刚启用的非机动车充电桩前也有车主正在“尝鲜”。“以前都是要算好时间去车库充电,因为车子多呀,去的时间不对,就没位子充了。”邓阿姨说,现在有了户外充电桩,方便不少了。“这个和微信也是连着的,充好电会提醒,还会自动断电,也不用为过充担心了。”

据居委负责人介绍,通过增和改,香泉小区将增加150个机动车位,50个非机动车位,最大限度地为居民充电停车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原有的地下非机动车库也将翻新,等待居民们的“再次光临”。

愉景华庭居民区的地下非机动车库没有配备充电桩,为了方便,居民也经常把车推到家门口充电,原来宽敞的通道变得狭窄,不仅影响居民正常通行,更埋下了消防安全隐患。

为消除风险,愉景华庭居民区对非机动车库进行了升级改造,全面开通4个地下非机动车库,安装近400个充电桩。同时,为扩大知晓度,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位一体”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橱窗、电子屏、黑板报等载体广泛宣传,劝阻非机动车进入楼道,还在楼道内张贴禁止停放非机动车的告知书,希望居民在责令限期内自行清理楼道空间。

“以前没地方充电,只能将车停到家门口,其实我也知道这样做不安全,但没有其他办法。”居民张女士表示,现在好了,直接把车停到车库就能充电,不仅方便还安全。

坚持创建靠民

着力增强群众参与度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推进三创的过程中,万里街道始终坚持创建靠民,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创建工作从“靠政府”变为“靠大家”,群众行动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有效增强了居民的“共同家园”意识,营造出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上下齐抓的良好氛围。

近日,上海气温持续升高,但在万里,有一群身穿橙色马甲的志愿者却不畏炎热,依然每天坚守在真金路、富平路2个重要交通路口,劝阻不文明交通行为,协助执勤交警维护道路交通秩序。这两天,除了常规的路口四角点位外,富平路南侧距离路口30米处,也增加了一位志愿者值勤。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个路段正对着小区大门,又临近学校,每天早晚接送学生的家长较多,很多人为了省事就逆行至路口,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看到我们在现场引导后,大部分人都能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有时候遇到骑车逆行的,不用我上前,就有居民主动帮忙劝说。”现场一名来自交暨居民区的志愿者感叹,参加值勤活动,不仅能帮助大家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还能为“三创”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虽然累点,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而在每周四、每周六的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中也总能见到居民的身影。“我们动作要快点啦!今天周六,社区工作人员马上就要来大扫除了,我们也一起帮帮忙啊。”6月6日上午9点不到,新村路1881弄小区居民张阿姨就开始催老伴跟她一起下楼参加环境卫生大扫除。

“这要搁以前,居民很少主动参与的。”凯旋华庭党总支书记吴振飞介绍说,新村路1881弄属于老式售后公房,存在硬件设施老化、小区环境脏乱差、物业管理服务跟不上等问题,居民们逐渐产生了负面情绪,不愿支持社区工作。但近两年随着综合修缮工程的持续深入,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们的态度也发生转变,尤其“三创”工作期间,居民们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十分辛苦,便主要承担了一部分志愿工作,积极参与社区大扫除、开展志愿巡逻,促使小区卫生环境日渐向好。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