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万花筒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千言万语】

夏天,去竹林漫步

文 钱坤忠

苏东坡曾有一句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苏轼酷爱竹子的程度。胸有成竹,栩栩如生。宁愿不吃肉,也要有竹子相伴。对居住环境有高雅品位。而且他还说,“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每当夏天,烈日炎炎。外面的世界被太阳烤得烦躁不已。只有那知了的鸣叫,流动着岁月的沉浮。一个人即使什么也不干,也会大汗如雨。这时人们多想穿越竹林,享受阴凉,在蜿蜒的小道上轻闻竹叶的清香,深深吸入心田。

记得小时候,老家河对岸外婆家的屋后是一片竹林。后门一开就有一股竹叶的清香飘进屋内,沁人心脾。那秀丽的竹子长得葱葱茏茏。竹叶挤挤挨挨,挡往了夏日的阳光,稀释了夏日的炎热。大人们常在竹林中纳凉、聊天。我们小孩常在里面捉迷藏、荡秋千、爬竹杆。那几根粗竹被我们天天爬得由绿变黄,由粗糙变得光滑。微风吹来,身子感到凉凉的,舒服极了。有了竹的衬托,竹林里有了一份宁静,一份清幽。

有一年夏天去安吉,我们漫步在竹林。满山遍野的竹子郁郁葱葱。随风摇曳,竹影婆娑。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风吹竹尖,来回摇动,仿佛海浪起伏。竹林中的竹子密密麻麻,粗细不一。大似碗口,细如笔杆。每根竹子挺拔修长。我们漫步在竹林中,只见那满世界都是绿色,好像打翻了一桶绿色的颜料。绿得那么深沉,绿得那么可爱,绿得那么凉爽。漫步在绿色的竹林中,我们感到心的安宁和世间的寂静。偶尔听到山涧的泉水叮咚与鸟鸣在耳畔缭绕回旋,如梦如幻,如诗如画,使人陶醉,令人沉缅。雨中我们没有像苏东坡那样狼狈,竹杖芒鞋。而在茫茫的雨雾中看雨滴从竹叶上滑落,听雨丝敲打竹叶,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前几天我有意漫步经过小区旁绿地的几簇小竹林。远看那竹林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近观竹林又像一道绿色的屏障。静静观赏,感受竹的幽静和飘逸。微风吹来,心旷神怡。我发现乱石旁,石头缝都有竹的身影。我停下脚步,仔细端详。满目的小竹林葱绿青翠,柔嫩欲滴。竹的风韵,竹的清新,令人神往。

竹不开花,但节节向上。不炫耀,不卖弄。我赞美竹子,喜欢竹的韵美。竹子从古以来都被视为象征高风亮节的品格。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无竹不居。一生留下了大量竹画和咏竹诗。他的酷爱就是竹子。他的一生也像竹子一样。他在《竹石》中写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的正是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