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雅欣 编者按:四十载筚路蓝缕,四十载春华秋实。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2018年,我们迎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时刻!在这40年里,中国以改革开放作为主旋律,探索全新的发展模式,全国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五里桥社区,有这样一群人,用自身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直以来,“城管”两个字在百姓心中有着特别复杂的意义:他们被视为弱者的天敌,他们从事的这项职业也曾被污名化,甚至有的居民戏称他们是“土匪”。宣林生是五里桥街道城管中队队长,1997年,他被调配到五里桥从事城市管理工作。二十几年间,他做着与居民百姓打交道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 大街小巷巡查 用恒心美化环境 五里桥街道小店多,前几年,辖区内店外经营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多年来市容管理的顽疾,不仅严重影响城区容貌,对周边群众的出行也带来诸多不便,市民投诉不断。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宣林生每天带领队员采用徒步执法的方式,加班加点挨个店铺挨个店铺的劝导,做思想教育工作。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经营习惯和管理的缺位,大多数店铺都很抵触,不愿整改,致使队员士气都很低落。在这种情况下,他一边鼓励队友,调动队员积极性,一边带头耐心做当事人思想工作。 市容管理工作之所以难,难在矛盾多,易反弹,如果不能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很容易出现“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情况。在二十多年的城管工作中,宣林生遇到过不少要与小摊贩们“斗智斗勇”的事情。 摊贩们大多使用电动车、三轮车等载货工具,不仅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还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疾之一。城管们也经常来巡查劝离,但看到城管一来,小贩们就玩起来“捉迷藏”的游戏,反复回潮。为此,宣林生带领着执法队员们凌晨四五点就开始上街巡查,在摊位还没成型前予以制止,力求根除整治辖区内流动摊贩随意乱设摊现象。经过“定时、定点、定人、定责”的“凌晨行动”,加大力度开展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回潮现象。 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队友们积极努力下,五里桥街道无证无照经营、乱设摊、跨门营业等现象基本消除。 风里雨里穿梭 用真心服务居民 有人说城管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话听着有趣,却也道出了城管工作的百般辛苦和不易。在刚接触城管工作时,宣林生一直觉得城管无非就是与小摊小贩打交道,而随着环境的变化、体制的变革等一系列因素,城管的工作重点从原来的市容环境,无证设摊、乱设摊、乱张贴等问题,逐渐向居民区发展。工作中,他带着队员在大街小巷奔走、在风里雨里穿梭,用真心为民服务。 城市管理工作不仅是城市的一项形象工程,更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民生工程,虽然辛苦,但当看到市民对社区的变化感到欣喜时,城管执法队员们会由衷快乐。宣林生坦言,如今老百姓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城管的管理难度提升了。但随着城管执法方式的转变和素质的提升,居民们对城管工作也逐渐理解和配合。有了居民们的支持,工作再难也乐于坚持。 如今,城管执法队员们每个人都有负责的小区,经常进社区听取居民意见。同时街道也做出诸多工作,畅通城管与居民沟通渠道,让居民能够更全面细致地了解城管工作,体验城管的甜酸苦辣。 再过两个月宣林生就要退休了,即将离开工作岗位,他的内心有诸多不舍。宣林生表示,自己也将站好最后一班岗,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加耐心细致做好工作,为居民排忧解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