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五里雅韵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7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文 章国敏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曾经介绍过八位同事加入了党组织,现在想起来,颇为自豪。

我是1969年在部队入的党,1970年退伍,回沪进了一家机械厂工作,在金工车间跟随邱小妹师傅学做车工。金工车间就是车、钳、镗、插、滚、磨工序,钻床在装配车间。

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那是1971年至1981年十年间,我先后介绍金工车间的师傅邱小妹,还有同事沈建华、江序东、张彩珍、徐光祖、张自富、宋宗义、金裕源入党。为党组织增加了新鲜血液,他们像种子一样播撒出去,生根、开花、结果,桃李满天下。又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党组织对加入党组织队伍的同志来讲,好像一座灯塔,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引导你不断在政治思想中成长进步。在八人中,其中有四位都担任了工厂里的中层领导干部。有的是车间主任;有的是车间党支部书记;有的当科长,他们是江序东、张彩珍、张自富和宋宗义。如果把一家工厂当成一座建筑,这些同事就是建筑里的栋梁和柱子。如果把工厂比喻成一部机器,他们就是机器的重要部件。

我第一个介绍的是我的师傅邱小妹,现在她己过世了。约在1971年我师傅30多岁,她扑实勤劳,为人正直善良,性格直爽,思想要求进步。她爱好唱歌,银铃般的歌喉,歌声唯美动听。她与丈夫长期分居两地。丈夫远在新疆建筑单位工作。家中有两位年幼的儿子,她与母亲住在一起。当时她居无定所,没有住房,颠沛流离在外借住房。后在蒙自路上化200元钱买了两间草屋,以后动迁分得蒙自新村三间住房,也解决了儿子的婚房。

师傅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待工作却是埋头苦干、脚踏实地,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像一颗螺丝钉似的,拧在哪里就在在哪里闪闪发光永不生锈。她后来做保育员工作。我厂里,当时托儿机构,职工可以寄托刚出生的婴儿(哺乳期),到学龄前儿童(幼儿期)。金工车间大部分是女工,他们上早中两头班,上班时带着孩子来。上班时有两次半个小时婴儿哺乳时间。

育儿工作需要有耐心、爱心、细心和责任心。当时托儿所有两位外包工阿姨,我师傅去了后加强了力量。

后来师傅又改行到食堂,食堂工作锁碎又艰辛,无伦是拣菜、洗菜、炒菜、煮饭和做点心,她起早摸黑默默工作。

退休后也没有停歇过,做些力所能及的平凡的事情,如在里委饮食店里下面条。后来又到电话亭上班,当时月工资低微,只有200块,她也是无怨无悔。又到科学会堂做清洁工,正好我厂有位老师傅也在那里上班,据他讲,邱小妹工作相当好,后来因为要照顾年轻的下岗职工就业,她才让出岗位。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插在哪里就是一根标杆。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五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