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聚焦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五里桥街道荣登申城首批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特色社区榜单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五里桥街道充分发挥社会自治共治,引导多元力量共同助力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经各区主动申报,市绿化市容局综合考评和社会公示,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等12个街道(镇)被评为首批“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特色社区”。

民主管理  “一小区一方案”显特色

居委会、物业、业委会这“三驾马车”充分发挥合力,依托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开展大调研,针对广大居民提出的适合本小区的垃圾投放方式进行意见征询,加强宣传引导和日常管理,确保81个小区各有特色的垃圾分类方案顺利实施,真正做到了“一小区一方案”。

有多个垃圾箱房的小区,垃圾箱房会根据居民区需要错时开放,兼顾定时定点与便利居民,促进箱房周边环境的改善;单个箱房的小区则根据居民需求通过民主讨论,适当延长箱房开放时间。海悦花园小区在垃圾分类实施初期,业主对撤桶意见不一,经“三会”民主协商,共同制定了楼道撤(留)桶专项工作方案,并由居委、物业和业主共同组成“小区品质监督员队伍”严格督促工作方案落实,初步形成了具有海悦特色的“五级工作法”,作为优秀经验在高层小区间交流推广。

志愿先行  科创少年引注目

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是街道一直在践行的重要举措之一。街道在原有志愿者团队基础上,成立了一支“四叶草”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发挥先行带头作用。团队融入了社区居民、居委社工、企业白领等各方力量,并在2018年9月正式注册为社会组织——润一公益发展中心。目前团队已有成员近400人。润一公益与街道、居委一同开展绿色课堂活动,通过多样且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在教会垃圾分类知识之外还教授许多变废为宝的小技能。

街道还有一只“科创少年”志愿服务队,通过科创方式服务社区,花了半年时间自主研发智能环保分类垃圾桶,不仅获得2019 SAGE赛智世界赛亚军、可持续发展奖及中国站冠军,并且有幸为中、法两国元首夫人介绍展示作品。

多方参与 民间高手出奇招

党建引领做得好,垃圾分类的意识深入人心,每个岗位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出谋划策、增添创意与活力。瞿东居委开展了“垃圾分类21天养成好习惯”活动。一张记录卡、一杆秤,每天将厨余垃圾打包称重并记录,轻松又简单。通过21天的坚持,居民逐步养成了干湿垃圾分类的习惯。卢湾滨江南园小区的一名保洁员老陈,利用废弃家具,研制出湿垃圾二次分拣神器,不仅方便居民还有效提高湿垃圾的纯净度,被新华社专题报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特地为年长者设计了垃圾分类大跳棋游戏,让年长者在游戏中学会分辨干湿垃圾。

街道党工委书记沈永兵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千万不能有歇一歇、松口气的想法。垃圾分类是一种新习惯、新风貌、新规矩,更是一种实现美好生活的新方式,五里桥街道将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聚焦重点,迎难而上,继续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追求卓越之心,全面做好垃圾分类各项工作。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五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