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易敏婕 全国科普日是由中国科协发起,全国各级科协组织和系统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和实施而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定在每年九月的第三个公休日。 外滩街道积极围绕2018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以环保新能源为主题的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受到居民的广泛欢迎。 清洁能源阳光瓶制作 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邀请城市规划博物馆的老师为社区亲子家庭开展科普创意屋主题专场活动。本次活动共吸引了15组亲子家庭的踊跃参与。城规馆的老师耐心地向大家介绍雾霾知识、传统能源以及新型能源等,让大家都了解到雾霾的危害性。接着,小朋友们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和父母一起制作阳光瓶。经过老师的现场指导,一个个发出七彩光芒的阳光瓶呈现在大家眼前,小朋友们看着自己手中发光的阳光瓶,爱不释手,家长们的脸上也纷纷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非遗作品展示展览 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多功能厅举办非遗艺人作品展示”活动,让社区居民“零距离”接触非遗传统手工艺,并聆听非遗艺人亲口讲述匠心背后的故事。非遗艺人李雄刚向居民爱好者们分享易拉罐画作品创作步骤思路,一个个废弃易拉罐在他手中变成一件件精美艺术品,既废物利用,又巧夺天工,可谓大饱眼福。民间草编艺人也带来草编艺术作品的展示,居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种生动精致的草编作品,还可以学到草编蚱蜢的制作方法。 垃圾回收环保利用 在街道科普协会的组织下,由50余位社区居民组成的科普学习小队来到浦东老港,参观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通过观看介绍宣传片,大家了解到整个老港的垃圾填埋场竟然有一个澳门的大小,如何处理这些垃圾是我们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也让外滩社区居民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要从生活中树立垃圾分类与环保意识。 科技漂流下社区-多肉盆景制作 中秋节前夕,“科技漂流下社区-多肉盆景制作”来到宝兴居民区,活动邀请了来自上海青少年科技探索馆的高级生物教师——黄浦区十佳科普达人肖贤为社区居民讲解普及多肉植物的知识。居民们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制作多肉盆景,亲手栽种一盆绿植,为家园增添一抹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