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洁 77级台阶,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上下楼梯不过10分钟,但是对于年纪大尤其是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来,这77级台阶却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接触与交流。 江西中路267号——美和大楼,始建于1911年,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当初作为洋行和办公楼,建造时曾安装老式电梯。建国后,为解决居住困难,底层改为了商业用房、楼上改为居住用房,电梯也因一些特殊情况,在上世纪50年代被拆除。 “别看大楼只有4层,但实际高度却远高于一般的居住楼。”作为此次电梯恢复项目的居民负责人董建莉告诉记者,大楼内现有35户居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40%,下不了楼的“悬空老人”有很多,回忆起一些老人爬楼的经历,董建莉内心仍有很多感触。“都是几十年的邻居,看到老人们扶着楼梯,慢悠悠地挪步的样子,真是心疼啊。”让董建莉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夏天,一位高龄老人突发疾病,情况危急,但由于楼梯陡峭,居民们无法帮助他下楼,只好通过救护担架把老人抬下楼。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这件事情的发生,加快了董建莉尽快启动这个项目的想法,“大楼之前是有电梯井的,只要完成恢复就可以了。”在了解到“隔壁”九江路210号大楼成功的案例后,董建莉联合各层的楼组长们积极行动起来,大家一边挨家挨户地去征询居民们的意见,另一边对老大楼电梯恢复工程的各项批文、政策进行解读和剖析,向上级部门进行申请。 得知居民的需求,外滩街道也“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联合大楼直管物业公司金外滩集团全力开展恢复加装电梯攻坚行动,由于房屋结构与现代房屋结构相差比较大,在区房管局的指导下,街道、居委、物业、居民代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共同商议、定制非标电梯的实施方案。在专家完成房屋检测之后,去年11月,美和大楼原有电梯井道恢复安装电梯工程终于启动了。 “得知电梯可以恢复,楼内的居民们高兴得不得了。可就在施工期间,又遇到了诸多困难。”原来,老大楼之前建造的电梯井和现有安装的电梯高度不匹配,先前设计的实施方案不得不被推翻。考虑到大楼居民的实际困难,各方再次编制施工方案,为了减缓居民爬楼的难度,施工方在大楼底层设计了斜坡,不仅解决了难题,也方便居民使用电梯,深得大家好评。就在上周,居民盼望已久的电梯终于完成了验收,为了庆祝这一时刻,街道还专门举办了一个交付仪式。 现场,楼内的居民们个个喜上眉梢,86岁的黄柳春和老伴儿携手乘坐电梯下了楼,开心地招手说道,“我们终于可以在楼下晒晒太阳,看看东拓后的南京路步行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