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疫苗接种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5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76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登记预约接种工作开始

外滩街道单位用码
36US2S

为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更好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国家部署,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目前,本市已启动76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登记预约接种工作。即日起,本市76岁及以上身体健康、无禁忌症的社区居民,可通过社区整建制登记预约接种,至指定社区接种点接种。

●登记预约方式

一、线上登记

符合条件的辖区居民通过微信扫码填报个人信息和接种意愿等,完成预约后,可获得预约详情单和预约成功短信。

二、线下登记

符合接种条件且有接种意愿的人员,可持本人身份证到所在居委会进行疫苗接种预约登记。居委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将帮助您在手机上完成扫码预约登记。

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员,还可到九江路200号外滩街道智慧小屋内的健康驿站自助终端刷身份证、社保卡后登记预约,或前往所在地居委,由居委工作人员或社区志愿者协助您登记预约。

三、外滩街道新冠疫苗接种点

1、5月的周一至周五9:00—16:30可至新世界大丸百货六楼进行接种(天津路门口进)

2、双休日可前往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楼(宁波路321号)进行接种

接种时间:上午8:30-11:00;下午13:00-16:30

●老年人接种疫苗10大疑问

老年群体中患有慢性疾病比例较高,市民对老年人接种也存在许多疑问,日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任佳医生坐客上海新闻广播《直通990》,为听众解答相关问题。

1、接种年龄有上限吗?

目前来说,接种需结合老年朋友的自身健康状况,只要身体健康、无禁忌症,并没有绝对的年龄上限。

2、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以接种吗?

慢性病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

对于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如相关指标控制不稳,或处于急性发作期,则建议暂缓接种。

3、接种前后需要停药吗?

处于稳定期的患者,接种疫苗前后,仍应按医嘱用药,包括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甲减患者使用的常规药物。具体可参考相关药物说明书。

4、手术后可以接种吗?

对于患有肿瘤或术后患者建议参考临床医师建议,结合患者健康状况和相关指标,如病情稳定可接种疫苗;如相关指标控制不稳,或处于急性发作期,则建议暂缓接种。

5、吃不准能否接种怎么办?

如果因为有一些基础疾病,吃不准是否适合接种,可以提前去医院做个检查,咨询临床医生;也可在接种现场将健康状况如实地告知医生,最好可以把病历本也带上,由现场的医生进行判断。

6、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怎么预约?

一般情况下,符合条件的辖区居民可通过扫描所在社区的二维码,填报个人信息和接种意愿等。居民完成预约后,可获得预约详情单和预约成功短信。

对于老年人等不方便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还可通过健康驿站自助终端刷身份证、社保卡后登记预约,或由社区志愿者协助进行登记预约。

对于在养老院的老年人,各区还会安排上门接种服务。

7、老年人注射疫苗需要家人陪同吗?

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前往接种时,需由家属或社区志愿者陪同,对于76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建议尽量家属陪同,因为家属更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8、天气逐渐转热,老年人注射疫苗有什么注意点吗?

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以方便接种。

预约时尽量避免中午等气温高的时段。到了接种现场也不要着急,缓一缓,休息一下,再去接种疫苗。部分接种点为老年人开通了专门的绿色通道。

9、接种完,一定要完成现场30分钟的留观。

接种疫苗前后有什么禁忌事项?

接种前后不要做一些会让身体出现异常的事,比如说海鲜过敏人群不要吃海鲜、不要过量饮酒等,避免这些行为引起的异常反应与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混淆或叠加。

10、腺病毒疫苗(1剂次)也已经在本市使用,和灭活疫苗(2剂次)有啥区别?

种类的疫苗由于研发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不同,所需接种剂次也就不同。

腺病毒载体疫苗基础免疫为1剂次(0.5ml);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目前推荐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每剂0.5ml),接种间隔建议3-8周。

目前在本市使用的疫苗,都已经附条件获批上市,有效性和安全性均经过了验证。各接种点具体供应的疫苗品种视供货情况会有所调整,大家请根据现场工作人员安排进行接种。(上海新闻广播)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