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我为群众办实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房子是老的,生活是新的”

黄浦区201地块实现完美“逆袭”

□记者  李洁

锈蚀的屋顶和斑驳的墙面全面翻新,蜘蛛网般的电力线整理有序,几十年的如厕难问题也迎刃而解……新一轮的旧住房修缮项目不仅让这栋历史文保建筑焕发新生,更是走进了居民的心里。

历沧桑 待新生

黄浦区201地块,是1925年建造的二级旧里房屋,年逾古稀的卢崇彬从出生起就一直居住于此。从年少时的意气奋发,到如今的步履蹒跚,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70多年的变迁,却没有改变他每天倒马桶的“习惯”。

每天出门倒马桶,老卢都会像孩子一样,能赖赖一会儿,能晚晚一会,在恶劣天气期间,他还要自己给自己鼓个劲,做一些思想动员。“要是家里能有一只抽水马桶该多好!”

2020年11月,黄浦区201地块全面进入大修,老卢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在区房管局的指导下,施工方本着“旧而不脏,老而不破,小而不乱”的宗旨,为该地块配套进行了房屋修缮、水电管线改造等工程,同时,还千方百计地为每户人家改善居住条件,尤其是大家翘首以盼的卫生设施,也在本次工程中得以落实。

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安装抽水马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楼上住户安装马桶是需要楼下的住户同意的。”由于该地块的房屋属于木质结构,很多住户会担心防水和隔音问题,为此,居委和施工方共同商议出一套解决方案,一边由居委干部出面向居民们做好解释工作,另一边施工方则会逐一上门排摸,根据每户人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装——使用塑质底板进行铺垫,解决马桶的隔音和防水问题,同时根据老屋的情况,施工方改用小巧灵便的电马桶,不仅减少了房屋空间,也避免了管道堵塞。通过本次修缮工程,施工方尽可能地为每家每户应装尽装,同时,还将部分楼内的公共卫生间进行了改造。崭新的瓷砖地,亮堂的空间,居民们开心得不得了。

“呶,看看我们家的卫浴空间,再也不用出门洗澡和倒马桶了。”卢崇彬一边指着,一边笑着说道。

四方会 解难题

虽然老卢对修缮后的环境赞不绝口,但在本次修缮工程前他也有过担忧。“我在这里住了70多年,房屋修缮大大小小也做过四五次了,但每次都是很简单的弄一下。”此外,还有很多居民甚至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其他小区都在进行旧改征收,而我们这里要进行房屋大修,旧改征收更加无望了。”

为此,在前期工作中,街道多次召集居委、物业、施工方以及居民代表一起召开“四方”会议,将房屋修缮情况以及居民的困惑进行解答。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居民放宽心也更加安心。“在一边等旧改征收的同时,也要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不能缓,也不能等,房子搬,生活同样要改善,房子不搬,也要让居民的感觉好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修也十分人性化,为了考虑辖区老人和孩子的休息实际,每天工人们都会晚一些时间开始施工,这也意味着他们要更晚的时间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然而,他们不仅毫无怨言,还会为部分高龄老人免费修补房屋内已经脱落的墙面,深受居民的好评。

原来屋内无卫生设备,多户共用灶间,房龄老、结构差且超负荷使用,安全隐患极大。与此同时,在符合历史风貌保护要求的基础上,施工方还配合街道综合推进小区“微更新”,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对门窗、防盗网、落水管、晾衣架、空调外机架等配套设施进行统一设计,集中更换,最大力度做好弄堂内外风格的和谐统一,真正做到“在家是美丽家园,小区是美丽街区,走到马路是美丽景区”。

临行前,老卢正坐在天井里晒着太阳,和老邻居们在修缮一新的公共空间里唠嗑闲聊,享受着修缮工程的硕果。回想起过去几十年倒马桶的岁月,老卢开玩笑地说:“现在不倒了,反而不习惯了喏!”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