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东门战疫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小巷总理”与他们的战“疫”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小巷总理”们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一线干部的硬核担当。

龙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晓毅

龙潭居民区党总支充分依托红色物业,积极开展各项防疫措施,特别是在高档商品房、商业楼宇,联合物业公司、业委会、业主力量,通过小区出入口、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平台,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宣传动员。

在吴晓毅的带领下,龙潭社区的一线工作者们既用“硬核”举措筑牢防控堡垒,也用细腻和爱心温暖着沿街商铺和居民。

复工复产攻坚战任务艰巨,针对辖区10幢重点楼宇,龙潭居委和街道联动,安排社工组成楼宇组直接对接各楼宇的物业公司,通过每日定向走访掌握复工情况,对返沪人员逐一登记、测温,实现双向对接制度,全覆盖掌握企业返工情况。

对于那些不具备强大物资储备和采买能力的沿街小商铺,居委干部们把获得的捐献物资以及自己平时省下来的口罩匀给他们。1枚口罩、1双手套或1瓶消毒液,尽管数量有限,但温暖的是人心,凝聚的是力量,让小商家们在抗疫艰难时刻,也能感受到有人在守护着自己。

“我们居委真是太贴心了!”居民感动地说。原来,在家隔离的居民中有的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这可怎么办?吴晓毅了解这一情况后,帮居民和物业公司的“红色帮帮员”结对,让居民隔离不断药,显现出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温度。在龙潭居民区,这样的小故事几乎每天发生,平凡又普通,却日复一日守护着战“疫”的最后一公里。

金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沙继春

作为小东门街道最大的居民区,金坛居民区结构多元,疫情防控难度较大。在沙继春看来,除了带头做好各项日常防控工作,更重要的是做好统筹安排,最大限度地调动物业、保安、城管、社区党员、志愿者等每一支社区力量的积极性,使其全情投入、协同作战。

从黄家路沿着永泰街、巡道街往复兴东路方向走,一路上设置了多种材质的临时围墙,有大块木板拼接的,有水泥砖块垒起的,还有用整块塑胶板或五彩小旗隔开的。

在指定出入口处,保安和志愿者们严阵以待,对进出人员做好登记、测温等。沙继春介绍说,疫情发生之初,街道就充分考虑到这里的情况,加急施工完成“立墙”,加上保安公司和社区志愿者的全力支持,金坛的老房旧里在实现封闭式管理方面得到了绝大部分居民的认可。

沙继春还说,现在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都已经理顺,各方力量驰援社区,居委干部们得以有机会喘气轮休。但是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每一个人都有着“疫情不除、我们不退”的共识。

除了沙继春每日到岗统筹指挥,居委会主任陈洁每天整理、核实、统计数据到凌晨,第二天早上八点半依然准时出现在居委办公室,把休息机会让给负责各片区的块长们。然而,累到坐下就能睡着的块长们即便轮到休息,依然关照:“有事打我电话,一定随叫随到。”

中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蒋秀华

蒋秀华所在的中华居委是一个居民人数众多的大居委,年前居委所属的福佑南块征收工作已接近尾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疫情战役又接着打响了。面对居委基层第一线繁重的防控工作,他全力以赴,带领社工们上门排摸外地来沪人员,动员外来人员配合做好筛查、登记、报告和管理,做实做细返沪、来沪人员的健康管理,做好居家隔离、集中隔离人员的管理服务,安排好小区消毒工作……

为了能一心扑在社区防疫工作上,他把老婆和孩子送回了娘家,带领其他可到岗的居委干部们放弃了春节假期,第一时间开会布置,制定工作方案,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他亲力亲为,深入居民社区第一线,将上级布置的防疫工作一条条、一件件做实做细。

每天第一个到居委的是他,最后一个离开的也是他,他把为居委消毒,为辖区内无人看管小区的消毒和已动迁地块的看管工作都揽在自己身上。

为了让居民有序又有效地登记预约购买口罩,蒋秀华加班到深夜,将方案改了又改,流程模拟试了又试。他带领居委会干部提早“做足功课”。全力以赴、辛苦忙碌的他却说“这点辛苦不算什么,能早日控制疫情扩散,让社区居民能安居乐业,一切都是应该的,都是值得的。”

(党建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小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