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东门战疫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3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致敬最美的她们

东门防疫一线的“她”故事

□通讯员 支川琦

3月8日是第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疫情当前,小东门街道的妇女同胞们“巾帼不让须眉”始终战斗在防疫前线,撑起了东门防疫工作的半天边,展示了新时代的女性力量。

她把责任扛在肩上

她是小东门社区服务办副主任顾怡文,作为街道防疫指挥部专业组的一员,从大年初一开始,顾怡文就一直坚守岗位,每天很晚才下班回家。在岗位上,她积极对接小东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环卫所、居委会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根据防控要求和排摸名单,统筹安排各项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将辖区居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

不过在顾怡文心里也有一点亏欠,因为她的女儿才满一周岁,由于早出晚归,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不过好在家人都十分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所以她才能够放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中。

她照顾全家心系大家

她是小东门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黄艳蓉,在上海防控措施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她坚守基层一线,电话会议、微信联系、信息收集,每天及时统计上报社情民意。

而黄艳蓉的丈夫是一名长征医院的医生,作为党支部书记,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号令一出,他主动请缨,成为上海第一批出征武汉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之一。瘦弱的小黄一人便扛起了照顾全家的重担,既要照料老人,又要辅导即将中考的女儿,小小的身体中发出了巨大的能量,那是子女的孝顺,妻子的贤惠,母亲的伟大。

她是最美“小巷总理”

她是小石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于菁。整个春节期间,每天在辖区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正月初二,街道采取雷霆手段阻击疫情,所有工作人员回岗,严阵以待。尚未从大年初一全日值班的劳累中恢复过来,于菁又投入了新一轮的工作。对于抗疫期间一日两次的排摸,她总是叮嘱居委的年轻干部们“别太快”,要把排摸做细、做准。她把每次的排摸都当作了解居民、融入居民的好机会,除了完成例行的登记问询外总不忘收集居民的实际需求:问问这家对于社区排查管理的意见,看看那户的孤老口罩佩戴方式是否正确。

她是社区里的妇联干部

她是金坛居民区的妇联干部徐俊。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阻击战刚打响不久,社区里就有一户自日本返沪的居民因同乘航班中出现一例疑似病例而被要求居家隔离。徐俊放弃了原本前往郊区看望婆婆的打算,主动承担起了“居家隔离员”的重任。大年三十,她就跟随社区防疫站医生一同上门探视隔离居民,为其测量体温、作好相关记录。随后几天,她陆续上门给对方送去了居家隔离须知、84消毒液、生活垃圾袋等物品,并通过微信聊天疏导隔离人员焦虑的心理。此外,她还挨家挨户地毯式排摸人员情况,走街串巷进行防疫宣传,筑起了一道社区一线防疫“护城墙”。

她和他是防疫一线的社工夫妻

她是阳光居民区的关清宇,他是荷花池居民区的黄锦华,他们是小东门街道的一对社工夫妻。两人虽在不同居委,却同处防疫一线,他们巡访在不同区域的小区,走访居民家及楼宇进行排摸、登记。因为俩人居委相距不远,有时二队人马在路上进行语音宣传途中,会不期而遇,他俩只是会心一笑,点头示意,又继续巡逻去了。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夫妻俩都在一线战“疫”,守护着社区的大门,而自己的“小门”,却很少顾及。作为妈妈的小关,每天与丈夫早出晚归,心里却始终惦记着宝贝儿子,有一天外出排查回居委短暂休息。电话那头传来稚嫩的声音:“妈妈,我在奶奶家很乖的,你和爸爸在外面要好好保护自己”。夫妻俩商定,等“战疫”结束,一定要实现带儿子去迪士尼游玩的承诺。

她是社区里的热心居民

她是社区里的热心居民周里平,她的家庭也是去年街道评选出的最美家庭之一。这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周里平义无反顾地参与到了社区防控一线,放弃休息时间,一天4小时值守在西姚辖区内的学院路小区一个进出通道。及时向居委报告返沪、来沪人员情况,消除各类隐患。同时,还要每天在楼道里喷洒消毒液。周里平说:“楼道是公共场所,应该每天消毒。疫情期间,居委和物业都很忙,我愿意每天来给大家楼道消毒。”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小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