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全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5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董家渡14号地块(二期)首创“1+1+X”党建联建工作新模式

哪里有旧改征收基地,哪里就有党建联建工作。近日,小东门街道在董家渡14号地块(二期)旧城区改建房屋征收项目基地,举行了党建联建签约暨党建项目启动仪式。街道党工委书记丁琦宁、办事处主任包童斌,黄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总监张国樑、总经理费胜忠、党总支书记杨传杰等参加。

董家渡14号地块(二期)将首创“1+1+X”党建联建工作新模式,即一个项目引领,一个临时支部落地,多个站点众筹共建,通过党建联建引领,切实把旧改征收——这一民生项目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一个项目引领即以“阵地人才双向融合”项目为引领,聚集一大批为居民服务的优秀人才,延伸与居民互动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零距离党建,将各方力量最大限度集中,精准发力,推动征收工作开展。一个临时支部即董家渡14号地块(二期)征收基地临时联合党支部,为加强征收现场党组织建设,实现党的建设与旧改征收工作的深度融合、互动双赢、高效推进。多个站点众筹共建即小东门街道发挥“众筹共建”建站机制,通过建立征收基地党群服务站、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协商联络站等,打造党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服务征收工作的立体式平台。

丁琦宁要求:一是要切实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联建共建协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动寻找征收工作与居民区工作的结合点,广泛开展社会动员,为旧区改造可持续推进创造新的经验。二是要切实发挥广大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注重增强广大党员的主体意识,发动党员加入到征收志愿服务中来,当好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调查员、沟通协调的联络员、排忧解难的服务员,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以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来体现党建联建的工作成效,体现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果。

启动仪式上,丁琦宁、张国樑为征收基地党群服务站、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协商联络站揭牌。党群服务站将为居民提供各类志愿服务,以党建引领搭建“四位一体”居民调解委员会,为居民化解家庭矛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根据需求为居民提供答疑解惑等个性化、便民化服务,助力旧改征收的有力推进。

包童斌、费胜忠启动“阵地人才双向融合”项目并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授旗。张国樑表示:要通过以党建引领征收,深化人才双向互动,提升服务精准度,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红莺宣读关于同意成立小东门街道董家渡14号地块(二期)征收基地临时联合党支部的批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谢翔主持启动仪式。杨传杰与府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丽萍共同为临时联合党支部揭牌。临时联合党支部书记表态发言。黄浦一征所党总支和府谷居民区党总支、桑园居民区党总支签署了党建联建协议。“阵地人才双向融合”项目代表就如何在征收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提出倡仪。

(党建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小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