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交给我好了!”简短却有力的一句话,宣告小东门街道荷花池居民区志愿者郑景莲与社区困难居民二次结对成功,也让荷花池党总支书记陈刚松了一口气。 原来,疫情发生不久,陈刚接到一位男士打来的求助电话,对方表示,因自己从外地返沪需要居家隔离14天,期间无法前来照顾居住在荷花池社区的父母,对父母配药、生活等问题很是担心。让对方放心之后,陈刚第一时间前往这位男士的父母家中。 事实上,陈刚对这位男士的父母很熟悉,他们虽然年事不高,但是一位腿脚不便、一位大多数时间卧床,都不便长时间或者长距离外出。几年前,曾经也有过一段时间,因为家人不便上门照顾,在居委的帮助下,热心的社区志愿者郑景莲和这对夫妻结对,协助居委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予关心和帮助。那一次,这对夫妻的儿子也就是前文打电话给陈刚求助的男士表示可以接手照顾父母之后,郑景莲的这项结对任务才告一段落。 虽然结对任务结束,但是志愿服务不辍。郑景莲今年已经75岁,身子骨依然很硬朗,还有一副居民们一致称赞的热心肠。无论文明城区创建,还是社区疫情防控,她都积极要求参与,并且对每一项任务认真负责。尤其是近一个月,她活跃在社区里,协助居委干部们开展社区返沪人员排查、上门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只要需要志愿者,郑景莲都会主动请缨提供志愿服务。 因此,这一次上门对老夫妻的需求了解之后,陈刚又想到了郑景莲。“一方面是因为社工们已经全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郑景莲对老夫妻的情况比较了解,并且他们之间的关系有着良好基础,这个任务交给她,我们也都放心。”陈刚告诉记者,“这次跟郑景莲一提,她再次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对此,邓景莲说:“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就是我最快乐的事。而且我和困难居民之间结对,还有居委做后盾,心里也很踏实。”疫情期间,郑景莲一心系两头,尽心照顾着自己的小家和这对夫妻。帮助对方预约和购买口罩、到医院代配药,向对方普及个人防护知识和疫情防控情况,细心叮嘱他们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回家要洗手……郑景莲带着她的热心、勇敢和无微不至,忙得不亦乐乎。虽然陈刚经常对郑景莲说遇到困难找居委,但是目前为止,邓景莲没有向居委求援一次,她说:“居委干部们现在又忙又累,我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尽量帮他们多分担一些。” 在郑景莲看来,疫情防控就是一场全民“战役”,当下大家自觉配合各项防疫工作要求,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最好体现。对于做志愿者这件事,她坚定的说:“我是红旗下长大的一代,只要身子骨硬朗,我就会一直做下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上海黄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