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19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私家车扎进河道遇险 非遗传人现场支招救人

漆器非遗项目传承人袁荣富

路遇险情,你是见义勇为还是明哲保身?选择见义勇为?如果你身负残疾还会吗?问到这里,也许你会犹豫地给不出答案,华漕非遗传人袁荣富却用行动给出了让人敬佩的答案。曾因车祸导致右腿重度伤残的他,在近日的一起私家车落入河道事故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3月30日12时许,一辆私家车落入莘北路一河道内。经现场群众合力施救,车上5人及车辆被打捞起,其中3人不幸身亡,2人受伤无生命危险。经初步勘查及同车人描述,车辆因司机停车时操作不当所致,排除酒驾毒驾可能。

如今回忆起来,袁荣富还觉得有些遗憾……

事发时,袁荣富一家正在隔壁饭店为100岁的老母亲庆祝生日。“正准备吃饭,就听到有人喊‘有车坠河了’。”听到这话,袁荣富一大家子立刻放下筷子,赶赴河边,发现一辆私家车已经四轮朝天倒扣在河浜里,而车内人员全部被困。

当时已有一名热心市民下河营救,为加快救援速度,袁荣富的好友刘桂强、侄子袁阳和侄女婿潘嘉卿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救援行动中。站在岸上的袁荣富也没有闲着,“工具!没有工具,徒手怎么撬开车门?”作为有着数十年经验的手工艺人,他深知工具的重要性,立刻就在岸边找起了工具。

铁锹、洋镐两件工具陆续被传到救人者手中,袁荣富看到车门被撬出了一条缝,“这时候就简单了,用杠杆原理,拿一个撬棍,就能把门撬开。”边想边干,袁荣富又在岸边找到了一块木板,可惜的是救援者没把它利用起来,一直在徒手扒门。

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岸上的袁荣富急了,他脱了衣服准备下河,“当天我穿的是红色羊毛衫,脱剩一件白衬衫,我想下去后站在车底盘上,用木板往缝隙里一插就好了。”正要下河,一旁的热心人都拉住了他,原来大家看到他腿有残疾,极力阻挠他下河。

下不去河,袁荣富就在岸上当起了“总指挥”。经过不懈努力,车门终于成功地被撬开,终于有第一个人被救出。岸上数十位热心市民开始自发把人拉回岸上,过程中袁荣富不断大声喊着“123、123……”,为自己也为大家助力。第一个被被救上来的人脸色发白、嘴唇发紫,已陷入昏迷状态。袁荣富想都没想,立刻抓住他的双脚,想让他倒挂吐水,可惜是一番徒劳,没抢救成功。之后陆续有人被救出,最终仅有两人幸存。事后,这两人也专程向事故抢救现场镇定指挥和见义勇为的袁荣富一家道谢。

袁荣富在事后回忆道,见第一位被救上岸的人状态不佳,当时心中便觉希望渺茫,但他不肯放弃,因为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而他的遗憾就在于没能亲自下河救人,“如果我能下水用木板撬门,也许他就能救活了……”

当天救人的场景,袁荣富还历历在目,他还清楚地记得有一位热心女士是华漕镇纪王村人李苹,她在事故现场也始终冲在一线,就在岸边帮着把人拉回岸上,“这位女士都这么英勇,为我们华漕人的善举点赞。”

袁荣富,是闵行区非遗项目“生漆调制和运用技艺”传承人,早年在华漕乡插队务农,1981年进入上海国漆厂工作,并拜徽邦生漆艺人吴忠仪为师。之后,他离开上海国漆厂自己创业,传承技艺又开设国富坊,曾收过不少徒弟,有些已成为业界翘楚。荣获国务院专家津贴的洪克俭教授不忘师恩,邀请袁荣富一同参与关于漆树栽培研究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如今,在国富坊,让更多人体验和认识大漆成为了袁荣富最踏实的心愿。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新华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