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侯传婷 发口罩、包车接回、跨区协调、共享员工、线上办理……自2月10日首个复工日以来,为应对疫情防控,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针对不同问题,不同阶段,华漕镇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的措施,有序推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商铺开门迎客,取得了不错成效。 线上办理,扶持资金超快到账 “今年的扶持资金超级快就到账了,特殊时期的特别服务值得点赞!”3月上班第一件事,上海贽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贽匠智能科技)运营总监金妍芳就查看了公司的账户,发现11万元的2019年度企业扶持资金竟然已经到账了。按照往年惯例,这笔扶持资金都要在三四月份才能到位。 为帮助企业在特殊时期渡过难关,华漕镇将向896户企业发放2018-2019年度企业扶持资金,共计9911万元。目前第一批扶持资金3930万元已全部发放完毕,共惠及174户企业,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保障了华漕镇经济在防控疫情阶段平稳有序发展。 2月10日,华漕镇企业扶持资金的相关工作正式启动,全镇符合条件的896户企业要由2名镇招商办工作人员一一通知到位。“往年镇招商办有4名工作人员负责这项工作,今年由于防控需求只留2名工作人员,另外2名进基层支援防控工作去了。”镇招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人员减半,工作却没有减少,通知企业准备材料、一一审核查漏补缺、符合条件上会报批等,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贽匠智能科技主打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能帮助密集型生产企业实现智能生产,在疫情防控中能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风险,此外还主要生产机器人,“地铁里的巡检机器人、小区里的安防机器人等,我们都已研发并量产。”金妍芳介绍,结合疫情防控需求,公司还在着手准备开发能实现测温的、喷洒消毒试剂的机器人,减轻一线工作者的负担。这家高科技企业是镇里的重点扶持企业,因此镇招商办优先进行了通知。 接到通知后,金妍芳就着手准备相关材料,通过添加工作人员QQ线上办理,贽匠智能科技的申请材料通过了审核,并通过快递送达了镇招商办。“不用来回跑,线上办理方便很多,而且工作人员回复速度非常快,在材料准备过程中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金妍芳补充道。 每一家企业的扶持资金申请工作,前期都要由镇招商办一一确认。“个别企业还会进行更名,这样银行账户对不上,钱就到不了位,必须重新审核,我们辛苦点没关系,最重要是把方便留给企业。”镇招商办相关负责人说,为帮助企业准备材料,2名工作人员的QQ消息提醒就没停过,每天成摞的快递都是他们的“作业”,只有确保100%无误才能上会报批。 强化细节,推进工地复工 3月5日,诺德安达闵行双语学校(二期)工程正式复工,这是华漕镇首个复工的在建工地,计划今年9月1日交付使用。这一工地的复工,前后多个部门统筹协调,安排各项细节,确保顺利复工。 据项目部负责人介绍,目前共有15名管理人员及近60名工人已复工,除个别管理人员是没有离开过上海之外,其他工作人员在回上海后已居家医学观察满14天。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每位进场人员都要进行登记、测量体温、消毒等一系列步骤,并且每日两次报送体温测量记录。 此外,在生活区设置一人一间的临时观察宿舍,施工现场和生活区都严格实行进出口观察点、实名制考勤和全封闭管理,配置了足额的口罩、额温枪、护目镜、消毒喷洒设备等物资,防护到位保障每位进场人员的健康。 在疫情发生后,镇规建办第一时间前往该项目部进行排摸并部署。通过指导,项目部当即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编制了疫情防控预案,组织工地防疫和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并于2月25日正式申请复工。 接到申请,镇规建办检查组立即前赴现场进行检查,在发现食堂用餐防控措施不合格后,镇检查组现场要求项目部进行整改,如今食堂各餐桌已设置了挡板,一桌两人进行用餐,并明确间隔15分钟分批用餐。经过检查、整改并交由区镇两级相关部门审批后,诺德安达闵行双语学校(二期)工程顺利复工。 据了解,包括诺德安达闵行双语学校(二期)工程在内,华漕目前共有76个在建工地。 省际包车,接送务工人员 华漕镇很多企业虽然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产,但是受限于复工人员不足,企业产能依然有限。一方面是由于很多返沪人员需要被隔离观察。另一方面,是由于工人原籍地正在封村,或是途经地不允许进入,导致复工人员无法到达上海。这就需要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省际包车接送服务。 华漕镇非常重视特雷通等企业的包车服务需要,积极协调对接,获取了11家省际客运企业清单,提供给辖区内已经复工的503家企业,满足相关企业的包车服务需要,并就如何做好员工接送给予技术指导。 近期,紫隆国际科创园督促协助建设工地项目管理方,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推进工地复工,以点对点的形式,安排专车,从上海到安徽省芜湖市接务工人员定向回到项目建设工地。 为保障好特殊时期的安全问题,该专车原为50座大巴,只允许乘坐19名务工人员,同时要求乘车人员量好体温方能上车,上车后固定座位,保持好安全距离,全程戴好口罩,不下车用餐,避免与陌生人接触。车上也准备好了口罩、测温仪、酒精棉片、免洗洗手液等充足的防护物资,以及饮用水和干粮点心等食物,方便务工人员自取。项目管理方还严格执行一乘一消毒制度,上客前、下客后,均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和通风。回到华漕后,项目管理方还布置了专用隔离房间。 共享员工,解决企业用工荒 受各地防控政策和措施影响,华漕镇许多企业员工不能按时返岗,企业难以恢复生产。许多在家待复工的人员又因企业还未复工而无法正常上班。更有在家待业者,因疫情原因难以寻觅工作。 最近,位于华漕的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复工了。鸣志电器生产线可随时复产,一线工人却不够。闵行区就促中心十分关切,多次帮助鸣志电器发布招聘信息。同时,华漕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迅速牵头,为企业解决特殊时期用工荒的难题。 通过走访,华漕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了解到镇域内的豪格玛劳务公司有一批过年未离沪的员工原本要劳务派遣至大众厂,因疫情关系大众厂还未复工,这批员工目前只好在家待业。通过“共享员工”模式,将这部分员工先派遣去鸣志电器,工资由鸣志电器结算给劳务公司,再由劳务公司发放给员工。 最终,共有80名员工被推荐到鸣志电器,其中“共享员工”34人。“共享员工”模式妥善缓解了疫情期间鸣志电器的用工荒问题,同时,为确保员工的安全,劳务公司还提供了点对点的班车接送服务。 “共享员工”模式将员工短期输出到急需用工的单位,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线上招聘 足不出户找到好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贯彻落实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要求,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同时保障节后个人求职和企业用工需求,在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指导下,华漕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于2月21日—2月29日举办“华漕镇2020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线上招聘专项服务活动。 受理服务中心专门开设邮箱和电话咨询,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完成了从征集招聘需求到发布招聘需求的全部工作,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在复工初期的用工需求,并为每家企业建立了一企一档,详尽地记录了企业的信息和状况,并定期做好跟踪服务,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保证对企业用工需求的动态掌握。 此次线上招聘会,共有上海新虹桥和诺门诊部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开市客贸易有限公司、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共提供了229个岗位。截至2月29日,邮箱投递简历和电话咨询共有340多人次,其中区就促中心推荐80人,共有96人收到企业录用意向通知。 由线下转为线上,由现场转网络,企业也特别开展线上视频面试,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 春风行动中,所有村居就业条线干部、就业援助员都齐齐出动。他们跑遍居村,为待业人员提供一对一就业服务。根据就业者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岗位,帮助他们投递简历。 3月,华漕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将陆续举办两场线上招聘活动,推出更多岗位,就业春风继续吹拂华漕。 跨区协调职工出村复工难 近日,纪西村党总支书记蒋育新、镇经发办主任赵群前往青浦区华新镇秀龙村,帮助辖区内企业特雷通集团住在该村的28名返沪职工开通了“绿色通道”,解决了特雷通企业职工出村复工难题。 自2月10日复工后,华漕镇域内企业复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纪西村前期已针对村域内重点企业,逐一上门指导如何以《商请函》方式对涉及重点关注地区的返沪人员采取灵活防控措施,但由于华漕镇开具的《商情函》无法成为住在外区职工的复工凭证,特雷通集团的28名返沪职工依然无法出村复工,特雷通集团着急地找到纪西村寻求帮助。获悉情况后,纪西村当即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跨区与秀龙村进行对接协调,最终在秀龙村党总支书记王海华的协助之下解决了职工出村复工难题。 协助复工企业筹集防疫物资 在复工企业过程中,很多企业缺少口罩、温度计等防疫用品。华漕镇从企业复工实际困难出发,协助发放防疫用品,同时提供防疫用品采购渠道。 根据区经委下发的防疫用品储备情况,镇经发办通过闵北公司、紫迪紫华、商业公司等几家镇属企业,参照辖区范围内企业税收贡献和用品缺乏程度,在他们推荐的优质企业中发放防疫用品。近期,华漕镇将第一批2000只口罩发给了12家重点企业;第二批4000只口罩发给了14家优质企业。同时根据规上企业前期登记的购买需求,将47支额温计一一转发给了30家企业。 此外,由镇经发办负责,协助各家企业联系供应商,并告知各企业对接区经委企业服务科,由企业服务科提供专门的物资采购渠道,确保复工防控用品筹备到位,有序推进镇域内各企业安全复工复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