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你奋战一线从未退缩;17年后,我有幸和你“战”在一起。17年前,是你把我护在身后;17年后,是你接力我再出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一名又一名党员、志愿者为我们筑起了坚实的防疫墙,在他们之中既有共同上阵的父子兵,也有接过接力棒的父女兵,他们用亲情凝聚起抗疫力量。 战“疫”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寒冷。朱鸿发是纪东村的一名报到党员,也是一名老书记,对纪东村有着特殊的情感。当听到、看到村委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缺少人手的情况后,他不顾自身患有疾病,主动向党组织请缨,选择在这场战“疫”中“逆行”。当大家都劝他回家好好休息,在这关键时期尤其要保护好自己时,他却说:“没事,都老毛病了。抗击疫情需要人手,作为纪东人,我当然要和大家一起守护自己的家园。”此外,作为群利帮帮团的党支部书记,他还向纪东村捐献了防护用品,用爱心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动力。 “战‘疫’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亲的坚持让儿子万志杰感受到了一位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因此他第一时间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与到这场战“疫”中。白天要上班,晚上就抽时间出来站岗,同时他还主动帮助制作防控视频致敬身边最美的志愿者。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朱鸿发和他的儿子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守护着,他们不惧疲惫,用坚守筑牢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诠释志愿服务精神。 古有替父从军现有“替女出征” 自纪王集镇区域实行集中管理后,对门岗值守人员的需求量激增,纪王村的工作人员、党员纷纷奔赴道口进行执勤。而在纪中路道口有这样一位工作人员,他并不是党员,也不是村工作人员,更不在执勤人员名单内,但他却身披志愿者服装,手持指示牌,辛勤地做到“守好门、管好车、看好人”。他就是在职党员钱佳雯的父亲钱钧。当钱佳雯接到党组织号召及志愿招募任务时,正在坐月子休产假的她,苦于使不上劲,疫情当前,正是需要党员挺身而出的时候。“党员之家”名牌时刻指引着这家人,虽然女儿不能“出征”,但作为党员家庭成员,钱钧主动“领命”,踏上了抗“疫”之路。他是女儿心中“最美父亲”,更是道口“最美志愿者”。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现有“替女出征”。就是这样一位父亲,“疫”不容辞地接过守护家园的战“疫”接力棒,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诠释了“疫情面情人人有责,疫情当前全员参与”的内涵。 父与子也好,父与女也罢,血脉相连着的不仅是亲子关系,更是一份责任的传承。我们身边每一位抗“疫”父母,都在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大家同心抗击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