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悦学四史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最美军人龚国强

峥嵘岁月最难忘,从我开始传承红色精神

“前年、去年、今年,我都回到了原来的哨所,去看望永远‘留’在那里的战友。”60岁的龚国强嗓门很大,但说到在广西南宁当兵的日子,眼里不禁流出了泪。

当时,20岁的龚国强通过征兵来到了部队,被分配到了炮手战位。经过努力训练,很快成为了班里,甚至连队里技术最好、最全面的炮手。一天凌晨1点30分左右,已经熟睡的龚国强被连长叫醒,来不及穿上衣服便来到连长办公室。当天,连长告诉他赶紧收拾一下行李,立即出发前往南宁前线,加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部队中。“我当时也没时间思考,回到宿舍打包好行李就跟着车出发了。”

龚国强回忆道,当时他记得坐着卡车前往了南京,然后坐了三天四夜的火车来到了南宁,再换乘汽车,坐了6个小时来到前方哨所,再从山下爬了3个小时才到了山上的前沿哨所,和其他的战友汇合。“我们当时是负责保卫南宁机场的前沿哨所,哨所里就8个人,轮流站岗放哨。饿了,就吃一些饼干、罐头等干粮。”龚国强说,1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他和战友们轮流下山补充粮食。每次下山,山下村里的村民都很热情地招呼他们。尤其是民兵营长,总是把好吃的东西塞给他们,让他们补充营养。“当时真的很感动,村里的村民们原本生活条件也并不好,还这么照顾我们,我们都不好意思下山了。”

为此,退伍回到地方的龚国强时常想起这段特殊的部队生活,总想着回到那里再去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当年战斗过的土地。庆幸的是,他找到了当时的民兵营长,在40年后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地方。“第一次回去,看到满山的烈士墓碑,眼泪真的控制不住地流下来了。感到站在那里,很亲切,好像感受到了战友们呼吸,感觉他们就在身边。”龚国强也暗中发誓,以后每年都要回到这里,和埋葬在这里的战友说说话,告诉他们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告诉他们当时梦想的美好幸福生活已经成真。“所以,今年6月份,疫情得到一定控制后,我就出发去了南宁,又去了那个小山村。”

现在,已有孙子、孙女的龚国强更是时常和孩子们提起这段难忘的往事,和他们讲当年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们不能忘记历史,告诉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当时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要懂得珍惜。“我的儿子就在我的影响下去参军了,现在也回到了华漕镇工作。他也时常说,部队是锻炼人最好的地方,那几年的部队生活让他学到了很多,得到了成长。”龚国强说,以后等孙子孙女长大了,他也要鼓励他们去参军,将部队的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新华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