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彭永祥 贫困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战胜贫困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毛主席领导下,中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大造水利工程,大兴农田建设。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这“宣战”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八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先后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党全社会之力,集中脱贫攻坚。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赢得了联合国的赞赏和世界人民的敬佩! 奔小康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总书记——人民领袖习近平深深的牵挂。他顶着风雪、冒着酷暑、踏着泥泞,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遍了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山区,走访了中西部的二十四个村。他走贫问苦、嘘寒问暖、体贴入微。贫困户和低保户看到他,都说“亲人来了,救星来了”。他总是谦逊地说:“我是人民勤务员。”他始终相信,在扶贫的路途上,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他在湖南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各地各村努力在田地制宜上做文章,总的思路是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鱼则鱼、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搬则搬。领袖留下足迹的二十四个村子的人民群众牢记领袖的嘱托:“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从战天斗地的精神、坚如磐石的信心、一往无前的气魄、一步步克服困难、实现前无古人的脱贫攻坚的历史大跨越。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心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只有在当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才得以让梦想变为现实、把向往化为奇迹! 走上脱贫路,今昔两重天。从华北平原到云贵高原,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云域高原,从“苦瘠甲天下”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四川大凉山。领袖的足迹所至,处处沧海变良田、旧貌换新颜。24个贫困村都是一年一个样,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过去的贫困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感谢伟大的共产党!感谢伟大的新时代!感谢敬爱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