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建党百年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3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在华漕归侨侨眷有一群共同的“家人”

□记者 刘皓

一年一度的侨法宣传月正在火热进行中,“侨”这个群体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在华漕,归侨侨眷有一群共同的“家人”——侨务工作者。对于归侨侨眷来说,侨务工作者是如同“孩子”一般的存在,他们对归侨侨眷的关爱和照顾,贯穿在每一天、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中。一个个“爱侨护侨”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华漕这片土地上演。

他们,就像我们的孩子

侨眷朱阿姨永远忘不了华漕镇侨务工作者对自己和老伴的悉心关爱。

今年85岁的她,和98岁高龄的老伴生活在华漕镇金丰社区。“子女身在海外,多亏了这群孩子,平时一直在关心和照顾我们。”朱阿姨说。特别是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朱阿姨老伴突发急病住院,得知消息的“孩子们”,第一时间赶往医院看望,将慰问金送到朱阿姨手上。

老伴出院后,朱阿姨萌生了将他送到养老院的想法。“孩子们”得知后,又开始张罗着为老人联系敬老院。“当是正值疫情防控期间,敬老院实行全封闭管理,统战干部们使出浑身解数,通过线上看房,一家家对比价格、设施、服务,最终为我们找到了一家满意的敬老院。”朱阿姨感激地说,谁知在准备入住的前一天,老伴身体又出现不适,朱阿姨放心不下,最终还是决定在家照顾老伴。“孩子们费了很大的心思才找到这家养老院,最终我们却没有入住,我真是不好意思。”朱阿姨说。近日,她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华漕镇侨务工作者的手里。“我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只能用这种方式,表扬一下我们的好干部、好孩子!”接过锦旗后,“孩子们”倒不好意思起来,“在我们心中,归侨侨眷也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侨法普及有妙招

3月5日,在华漕镇“3·5”学雷锋现场,一群归侨侨眷的“家人”——志愿者们正忙碌着,他们有的为归侨侨眷理发,有的为归侨侨眷量血压,在侨法宣传的摊位前,志愿者们将侨法宣传手册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路过的市民纷纷上前咨询。

今年侨法宣传月期间,为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等涉侨法律法规,进一步营造“知侨法、懂侨法、用侨法、护侨益”的良好氛围,镇统战部门提前筹备第一时间在《新华漕社区晨报》刊登侨法宣传政策,于3月初发放到本地居民家中。同时,联系华漕司法所普法团队推出了侨法普法条漫,发动各村居在单位公众号,村居社区群内转发,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侨法,扩大了侨法宣传的覆盖面,受到大家的喜爱和好评。

搭好平台,服务新侨

在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内,一家“新侨驿站”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在华漕居住着一批华侨和留学回国人员,而随着华漕镇国际社区的发展,镇域内的新侨人士会越来越多,为精准服务新侨、更好团结新侨,立足现有的归侨侨眷关心工作,华漕正着力打造国际社区“新侨驿站”。

去年5月,华漕金丰国际社区发展促进会“新侨驿站”成立揭牌,这是一个由华漕镇党委、侨联主管,金丰国际社区发展促进负责为运营的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侨帮侨的工作阵地。在这里,新侨们不仅可以得到相关资源的提供,同时也可以享受到“家”一般的服务。去年,金丰国际社区发展促进会“新侨驿站”组织开展了绿色骑行日、国际社区垃圾分类座谈会、“月圆金丰、情满社区”迎国庆迎中秋联谊晚会等活动,受到新侨人士的欢迎。

今年,华漕镇将在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设立“新侨驿站”,提升为高层次归国人才的新侨服务水平,同时还将建设金丰国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设侨务办理和侨法宣传窗口,进一步拓展为侨服务渠道,推动全镇侨务工作水平上新台阶。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新华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