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比学赶超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4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镇疫苗接种“总剂次”“首剂次”完成率双破百!

全区首家 苗已备足,人已到位,请您放心打

截止4月25日20时06分,华漕镇累计完成接种103578剂次,率先实现接种“总剂次”“首剂次”完成率双破百,创下全区首家的成绩。这是3月27日华漕镇临时新冠疫苗接种点运行以来,全镇人员在“比学赶超”中共同努力了27天的战果。

近日,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副区长刘艳,华漕镇党委书记吉玉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尧,镇人大主席孙林,镇党委副书记黄璐,镇党委委员、文明办主任孙雷,镇人大副主席、总工会主席唐彦令陆续前往华漕镇临时新冠疫苗接种点,慰问奋战在疫苗接种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一句句关切的话语令他们倍感温暖,同时也坚定继续奋战的决心,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苗已备足,人已到位,请您放心打!”

打call

一封慰问信,温暖一线坚守者

“昨晚奋战到几点?”“辛苦大家了,感谢!”4月24日上午,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副区长刘艳带队前来华漕镇临时新冠疫苗接种点慰问,向奋战在疫苗接种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送上了慰问信,希望他们能再接再厉,全力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感谢信中提到:加快疫苗接种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疫情防控的头等大事。华漕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发扬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斗争精神,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宣传发动迅速周密,排查摸底深入细致,布局设点科学合理,服务保障高效出色,集中接种安全有序,全力保障居民群众接种需求,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区政府向镇党委、政府以及奋战在疫苗接种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和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封感谢信,让一线坚守者倍感温暖。大家都表示,有信心也有决心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为筑牢防疫墙贡献华漕力量。

群像

疫苗接种现场,最美的他们

外场

大排长龙 却能让人安心等待

3月27日,华漕镇临时新冠疫苗接种点正式运行,前来接种疫苗的居民络绎不绝,排起了长龙。

此后的每一天,无论是临时接种点,还是仅开一天的临时机动接种点,这条长长的队伍已成了“标配”,身处队伍之外时可能会被劝退,但真正身处队伍之内时却能让你耐心等下去。首先是镇防控办精心选址,华漕国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外场地开阔,重点能遮风挡雨,即使碰到雨天也不影响,其次是更重要的原因,这条长龙一直在动,“预检有五位医生,一批可以放进10-15名居民,我们要时刻看着预检登记的情况,差不多了就要组织居民进去。”志愿者杨琰辉告诉我们,居民一直在往前移动,等待时间感觉就没那么漫长。

杨琰辉来自华漕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是20名服务临时接种点志愿者之一。据悉,为更好地保障临时接种点有序运行,华漕镇特地从各部门、单位中抽调志愿者前来支援。

现场,他们身着绿色马甲的身影随处可见,候种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他们维持秩序,并及时帮助解决居民的问题。如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为方便他们顺利接种,镇防控办在现场设置了健康云自助终端机,可读取居民身份证或社保卡来完成健康云登记,“可是现在新闻上都宣传用手机就能进行登记,我们帮他们操作健康云自助终端机,他们反倒不相信,我们只能一遍遍地耐心给他们答疑解惑。”此外还有70岁以上的老年人,孩子没人照顾只能带着一起来打的居民,志愿者都会优先照顾,给予方便。

整个临时接种点,尤其是外场的有序运行,更离不开镇防控办的精心组织。

镇防控办负责人赵李莉自3月27日起就没休息过一天,始终驻扎在临时接种点进行调配,一旦开设临时机动接种点更要两头跑,尤其是近日居民接种意愿强烈,华漕镇开出临时接种点夜场服务,更是每天从早上7点离家,都要到深夜11、12点才能回家,虽然辛苦她却欣慰地说,“我们马上就要胜利了!”

内场

白衣天使 用专业书写使命

到了接种点内场,便是白衣天使的“战场”。内场本是体育场馆,运行时总是灯火通明,即使到了夜场也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只有护士们一次又一次地给接种疫苗编号、一针又一针地给居民接种,才真真切切有了时间流逝的感觉。为保障接种点内场有序运行,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火力全开,每人一天要打上350多针,不仅如此来自镇域内华山医院虹桥院区、新起点康复医院、永慈康复医院、华泰医院等多家公办、民营医院的白衣天使也主动请缨,奋战在疫苗接种的第一线。

而当护士们坐定在接种台给居民打针时,坐镇接种点内场的、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赵慧蓝却像陀螺一样不停得在场内转,及时解决疫苗接种中的突发问题。为确保疫苗接种信息可回溯,新冠疫苗接种实行“一人一苗一码”,所有数据信息都进入系统进行了登记,容不得半点差错。护士们在接种前,都会提前在疫苗外包装盒上标上数字编号,一旦发现和居民提前登记的信息对不上,赵慧蓝就要紧急在现场进行“追根溯源”,有时要翻遍该护士当日所有接种信息数据,只有核对清楚才能继续打针。

我们常说,护士是帮助医生开展日常工作的,但在疫苗接种点则是反着来。在疫苗接种之前,居民们还有一道预检登记的手续,由于涉及到问诊确认该居民是否符合疫苗接种标准,这工作需医生来完成。“我们主要查看居民是否有过敏史,有没有慢性病,更重要的是要看接种当天的健康状况。”全科医生龙庆珍说,“个别居民怕延误疫苗接种,有的当天感冒了也会来,这时我们就要建议他康复了再来。”在这里问诊,一天要看300多位居民,已大大超出了日常的看诊量,但每一位打头阵的医生时刻保持严谨,确保疫苗接种安全。

华漕临时疫苗接种点,只是疫苗接种工作中的一个“点”,当我们把目光放到全镇这个“面”上时,能看到全镇的党员干部都在为这一防疫任务而努力,如140名机关志愿者与居委干部挨家挨户宣传疫苗接种,如夜场开设当晚附近小区居委干部直接在小区门口设疫苗接种登记台,方便居民登记好后直接过去接种疫苗,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位华漕人献出一臂之力,牢牢筑起了防疫长城!

现场

多个临时接种点陆续启动,打通群众打针“最后一公里”

随着市民群众接种疫苗的意愿不断提升,一个临时接种点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保障疫苗接种工作顺利进行,华漕镇陆续启动多个临时接种点,在“比学赶超”中打通接种“最后一公里”,尽可能为市民群众接种疫苗提供便利。

首个临时机动接种点开进了鹫山村,上海盛国建筑、永迪实业、铁盾工贸等较大规模租赁和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近2000名员工有序进行接种。第二场机动场开进了赵家村,王全村域及周边地区村民、住户、小零散企业员工等人群在家门口就把疫苗打了,仅一天时间就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885人次。

市民群众接种新冠疫苗的热情高涨,华漕镇已陆续开设9个临时机动接种点,这些接种点都设在华漕北片、东片,距离位于华漕国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临时接种点有一定的距离,这样做是为了真正方便市民群众在家门口、企业门口接种疫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机动场外,为方便广大职工群众下班接种新冠疫苗,自4月15日开始,华漕镇临时新冠疫苗接种点还开设了接种夜场,服务时间为晚上5点半至9点半。告示里虽然写明服务时间到晚上九点半,但为了不让上班族们白跑一趟,医护人员每次都要到11、12点,打完最后一针才收工。

扎实疫苗接种工作基础,华漕镇坚持“想百姓所想”,按“需”定制,通过精准分析、科学部署、高效指挥、严密组织、统筹保障,实现“专场、夜场、机动场”场场“爆满”的景象,其中“夜场、机动场”接种量最高可占全天接种总量的60%,真正以“组合拳”的形式促进接种效能最大化。

全面

特设专场,外籍人士也能接种疫苗啦!

4月15日下午,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了一支“洋面孔”队伍。为方便在华漕居住的外籍人士接种新冠疫苗,考虑到现场翻译和人员引导的需要,华漕镇相关部门在下午4点后开设了接种专场。在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总计有166名外籍人士接种了新冠疫苗。据悉,为全面筑牢防疫长城,华漕镇每周五下午在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外籍人士疫苗接种专场,方便更多的外籍人士接种疫苗。

特设专场 服务提前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自2021年3月29日起,本市根据“知情、自愿、自费、风险自担”原则,将在沪外籍人士中的适龄人群纳入国产疫苗(上市阶段)接种人群范围。

自愿接种的在华漕的适龄“老外们”和我们一样,都需要通过“健康云”APP在线预约登记疫苗接种,但就在这步他们遇到了些许困难,每批次接种名额有限,手速慢的就预约不到,让不少“老外们”都很气馁。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华漕镇立刻向上级部门进行反映,“华漕镇不仅有国际社区,更有不少国际学校,外籍教师接种疫苗能进一步筑牢华漕校园的疫情防线。”镇防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不断的沟通和协调下,特别为工作和生活在华漕的“老外们”开放了接种名额。

同时,华漕国际社区管理委员会、镇教委、美邻苑居民区的工作人员们积极在国际社区和国际学校加大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及时梳理统计完有意向接种的“老外”名单,把服务送到了“老外们”的身边。而为了加快接种速度,镇防控办在拿到这份名单后,发动医护志愿者在“健康云”系统提前进行信息录入,手动完成建档,“语言不通,本身核对就慢,加上英文录入更不是我们常使用的录入方式,那现场用得时间就更长了。”提前录入,就能免去沟通不顺而浪费的时间,大幅减少“老外们”的排队时间。

加强保障“老外”帮忙

在当天接种开始前,华漕镇早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设置排队用的隔离带、中英对照的提示语、温馨适宜的接种环境,还有认真工作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和语言志愿者们。现场,他们各司其职,为前来接种的“老外们”提供好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登记台同样有一位“老外”,他就是华漕国际社区服务中心内英国全科医生诊疗点的Sam医生,现场他帮着一起询问病史及过敏史,用专业知识判断其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美国学校浦西校区校长Henry Christop he表示,非常感谢华漕镇让他们在学校附近就能接种疫苗,并为华漕的服务点赞。

声音

接种疫苗后感觉如何,听听他们怎么说

“一切都还好,和平时打针没什么区别。希望大家一起来打疫苗,共筑防疫安全屏障。”4月8日下午,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王海滨在华漕镇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接种了第一针新冠疫苗。王海滨对新冠疫苗未曾产生过疑虑,“通过媒体宣传了解到国产疫苗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有效率和保护率都非常高。”关于接种新冠疫苗,王海滨最大的疑虑来自于自身,“当初发生险情时,毕竟我肺里面吸入过一些损伤性的物质,那新冠肺炎这个影响的肺的疾病,我适合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吗?”为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王海滨特地去医院咨询了呼吸科医生,并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医生告诉我,现在只要康复了,就不会有什么大碍,完全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王海滨也呼吁大家积极接种疫苗,保护自身安全。

“我第一时间接种了新冠疫苗,无任何不适或副作用。”区、镇人大代表,华漕镇人大主席孙林表示,接种疫苗将会让绝大部分人得到保护,社会防疫屏障得以建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冠疫苗的有序接种,为战胜疫情提供了有力手段。“希望我们华漕的各位代表主动带头示范、冲锋在前,积极发挥根植群众的优势,不仅要做接种疫苗的‘头雁’,更要动员身边亲属、朋友共同参与,助力‘群体免疫屏障’目标早日实现!”

镇人大代表,华漕镇人大副主席、总工会主席唐彦令表示,接种新冠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手段,对防止交叉感染、保障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将长期存在,早接种早安全,谁接种谁安全。逐步建立起的免疫屏障,对保护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接种新冠疫苗,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呵护和关爱,也是对社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区人大代表,华漕镇杨家巷村党总支书记、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严跃忠主动申请接种疫苗的同时,还积极动员身边的亲属、同事踊跃参与接种。他说:“新冠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传播的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更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积极接种疫苗,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为社区工作一线的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华漕镇九韵城居委委员纪文斌第一时间接种了新冠疫苗。“我自己现身说法,打完疫苗无任何不良反应。这样上门联系选民也更有说服力,把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接种的必要性给居民群众讲清楚,做到应种尽种。”

镇人大代表、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沈琦呼吁大家携起手来,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为保护自身和公众健康做出贡献!“目前我国使用的新冠灭活疫苗抗体阳转率达到90%以上,保护率达到70%以上,特别是对中、重症的保护率达到将近100%,疫苗的保护效果是非常好的。”她说。

镇人大代表,诸翟学校校长兼书记李赟积极响应号召,参与了新冠疫苗的接种。“感觉很好,无不良反应。”他说,“我鼓励广大群众应种尽种,降低感染风险,并做好个人防护等常态化措施与健康管理,共同构建免疫屏障!”

小贴士

华漕镇临时新冠疫苗接种点

地址:纪翟路550号  服务时间:8:30-21:30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新华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