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皓 100年前,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一群年轻人用青春和信仰缔造了一个政党。自那以后,“红船”承载着我们,一路领航前行。 100年后,在华漕这片土地上,一名非遗大师将南湖红船定格在一个大漆漆盘上,让更多的人可以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力量。 三年“磨”一盘 直径达1.58米的大漆漆盘上,南湖红船栩栩如生,似要破浪前行。 这个大漆漆盘是闵行区非遗项目“生漆调制和运用技艺”传承人袁荣富的得意之作。从漆盘制作到主题构思再到图案绘制,前后花了3年时间才完成。 “我当时一心想做一个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个漆盘。” 早在2018年6月,袁荣富就开始着手创作。 大漆漆盘运用的是最传统的夹纻脱胎工艺,制作过程难度不小。尤其是盘子直径达1.58米,极其考验工艺。先要制模,后用漆把苎麻布裱在模具上,再上灰、上漆、脱胎、打磨、抛光、揩青…… 用漆把苎麻布粘在模具上,这是第一层“骨”。此次制作的大漆漆盘共裱纻麻布九层,即九层“骨”,每层都要用瓦灰进行褙麻,直到表面光滑方能进行下一步。袁荣富没想到的是,生漆遇到瓦灰,会产生严重的收缩,比例不对、圆盘不圆,漆盘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正是由于收缩,以往的漆盘都不能做大。当直径放大到1.58米,收缩的情况更是被放大多倍。”袁荣富说。 经多次尝试,袁荣富创新性地用夹子把苎麻布拉住,“沿着圆盘一圈,用60多个夹子紧紧夹着苎麻布,解决了收缩的问题。”每做一层就固定一层,才让脱胎漆盘有了坚固的“胎骨”。 在制作漆盘的日子里,袁荣富每天早上都会从十公里开外的家中赶到工作室,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天,他也没有停工。“村里人包括门卫看到下雨天下雪天我依然在坚持打水膜,都觉得很奇怪。但我却不觉得冷,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内心是火热的。”袁荣富说。 大漆漆盘的制作,刷漆同样关键。由于大漆漆盘直径过大,刷漆时胳膊够不到,袁荣富就把漆盘分为四部分进行刷漆,因此水磨的工序极其重要,否则在四部分的接口处就有不自然的痕迹。为追求最佳效果,袁荣富光刷漆就花了4个月时间,刷一层、干透、水磨、再刷……最后用上等植物油加细瓦灰抛光,用上等提庄漆揩青数遍,直至漆盘表面似镜面,大漆漆盘终于完成。 一艘红船寄深情 漆盘制作完成后,盘面上绘制什么图案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袁荣富盯着光滑的漆盘,灵感一闪:南湖红船!这偌大的漆盘,正如一汪湖水,似乎正是为红船量身定制一般。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袁荣富脑海里冒出了一个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金晖。“金晖老师也是一名漆艺发烧友,而且擅长绘画,如果由他来完成红船的绘制,那就太好了。”袁荣富当即找到金晖,二人一拍即合。 为了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金晖背着相机去了嘉兴,拍摄了不少红船照片。回来后经过多次研究,最终选择了蛋壳镶嵌这一漆艺工艺,将红船定格在漆盘上。 当看到漆盘的那一刻,袁荣富直呼“太美了”。“金晖老师绘画的线条太漂亮了,蛋壳朴素、温和的感觉,雅致自然的龟裂纹理,以及研磨时的轻重变化而出现的独特肌理之美,让这件作品显得庄重、大气。” 近期,袁荣富准备将这件大漆作品捐赠给闵行区博物馆。“我在华漕生活了几十年,对华漕有很深的感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到来之际,我谨以这份礼物表达一下我对党和祖国的感激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