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用心用情助力“大国点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为建筑物清查、入户摸底、短表登记和长表抽样四个阶段,新虹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四个阶段性任务。在成绩的背后,新虹351位普查“两员”尽职尽责,在工作中他们亮出各自的“神技能”,为“大国点名”贡献力量。

“聊天”是敲开门的妙招

“走走走,我们不普查!”第一次上门时,一些普查员总会被拒之门外。多走几趟后,爱博片区普查员发现,“聊天”是把门敲开的一个妙招。遇到老人不配合,他们就一口叔叔、一口阿姨地叫着,和他们聊聊人口普查这件大事;遇到年轻人不配合,他们就会从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慢慢转到普查上来。

爱博三村普查员邱玉琦回忆道:“不配合的居民还是少数,当时很多居民一定要我坐下来喝口水,还有人会把饮料偷偷塞在我的包里。还有一对叔叔阿姨,一定要用保鲜袋给我装2根玉米,叫我一边干活一边填饱肚子。”在创全工作、进博保障工作开始后,一些普查“两员”要身兼数职,“感觉自己像学过分身术一样!”

从几万条数据中筛选信息

华美南路、中华美路、华美中路……同一条路竟有三个名字。普查指导员傅詹妮介绍,华美路居民区是以前的老华漕地区,这个地区不仅行政区划发生过多次改变,连这个区域内的道路名称也更改过几次,所以,这个地区的户籍地址较为混乱。

几万条杂乱的户籍信息、一条路有三种路名,给普查工作提升了难度。傅詹妮把辖区内的户籍人员从几万条数据中筛选出来,并按照普查小区,分成23份户籍资料分发给每一个普查员,为普查员减轻压力。

当发现人口信息缺漏时,傅詹妮习惯待在单独的办公室里,不让别人打搅,“连续一个下午我能不离开电脑就不离开电脑,能不上厕所就不上厕所,因为这项工作需要高度的精神集中,并且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遗漏“隐秘的角落”

商务片区人口普查工作具有人口居住场所分散、居住地不好找、零星人员多等特点。普查指导员顾永萍利用业余时间跑遍了8处零星工地、高架桥下的工棚、隧道旁的泵站、停车场的某个岗亭、村里的农庄,甚至商务区的那些“隐秘的角落”。

范巷村民宅早在虹桥交通枢纽建设时已被动迁,但村里还留有少量土地,有1195人户口挂在范巷村,按照人口普查要求,这些户在人不在的对象也要求被普查登记。由于范巷村工作人员少且普遍年纪较大,在手机上完成普查登记工作难度大,顾永萍主动认领了这个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不拖进度,她不得不加班加点、挑灯夜战,还发动儿子协助完成普查登记任务。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新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