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虹街道毗邻进博会主会场,域辖虹桥交通枢纽和虹桥商务区核心区,7.7万新虹居民和5万余商务区白领,既是地区高速发展的受益者,更是描绘新虹文明形象的实践者和参与者。 2020年3月,新虹全面部署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至今已有270余天。在这270余天里,新虹善用“加减乘除”法: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品牌、队伍,“加”出新虹合力;削减各种“不文明因子”,“减”出新虹颜值;放大宣传教育、典型人物的社会影响,“乘”出新虹效应;革除各种“不文明陋习”,“除”出新虹形象。 “加减乘除”法将新虹的文明力不断凝聚,随着文明实践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新虹人传递小善、积累大益,守住寸心、养出厚德。 + 加法 聚合力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中,新虹用“加法”一体谋划、一体布局。融汇阵地资源,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1+20+N”多层次立体式文明实践阵地网络。整合活动资源,重点打造七大文明实践品牌,并挖掘出一批新的具有新虹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归整零散队伍,建成了树状志愿服务队伍架构。 新虹文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益空间是新虹目前最大的“益空间”,这个阵地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体中心、社区学校和新虹图书馆融汇而成。在整合服务设施和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各方集思广益、共同出力,最终将“益空间”打造得文艺范满满。《弟子规》选段、二十四节气歌登上“网红墙”,二楼大厅成为传统文化“打卡地”。今年的新虹端午集来到“益空间”,大家身处古色古香的环境,一起包粽子、诵诗词、做香囊。上海书展新虹分会场也设在这个“益空间”,连续6场经纬文苑活动“独宠”新虹爱书人,排队“长龙”一度达到百米。 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各职能部门,整合青少年活动资源,推出文明实践品牌——七彩缤纷“虹孩子”暑期特别行动。新虹的孩子放下电子设备,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平安英雄的一天、解锁火箭升空的奥秘、学习蓝染技艺,过上如彩虹般绚烂的暑假。7大主题196场活动、4000余人次参与……看着这组数据,一位工作人员感慨:“以前只管埋头做自己的事,没想到条块联动、资源整合后能激起那么大的能量!” “迎进博、竞创全”期间,600余名外卖小哥穿上绿马甲,带头遵守交规、提供路线指引服务;175位高校学生穿上蓝背心,在进博核心保障区域提供十类服务……新虹将零散的志愿者和志愿队伍最大限度归整,引导志愿力量向中心要求靠拢。目前,新虹注册志愿者达到11660人,各类志愿服务团队43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项。“众生相”汇成了新虹志愿“画像”,新虹的“志愿群”越来越大。 - 减法 提颜值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中,新虹用“减法”削减地区的“不文明因子”。通过市容整治、家园美化、宣传引导垃圾分类,提升新虹颜值,让“宜居”成为新虹的关键词。第三届进博会期间,一位网红小姐姐特地跑到商务区,拿着白纸巾挑战绍虹路一带的广场、座椅、花坛,竟“擦不出一点灰!” “市容整治就是要减少城市风景线上的‘牛皮癣’”,新虹街道市民巡访团团长王国妹表示。作为城市文明的“啄木鸟”,市民巡访团要把小事做好、错事纠好。此前,万科时一区和虹顺广场附近的几条背街小巷是电瓶车乱停放的“重灾区”。市民巡访团发现问题后,将情况反映给创全办,还提出了设立统一的临时停车区域的建议。2020年,巡访员服务天数为981天,时长为3924小时,为社区提供了800多个问题线索。看到新虹的环境越变越好,33位市民巡访员的心头也流淌着一股暖意。 为了扮靓家园环境,爱博四村居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起了“减法”。2020年4月,“微生境花园,亲子家庭的乐园”项目启动,社区亲子志愿服务队充分利用闲置公共绿地,种植各类花草、改造废旧轮胎为花盆,形成独特的创意角,为小区环境增添了一份新意。这样的创新尝试,既减少了公共绿地的浪费,又提升了美丽家园的“颜值”。 × 乘法 强效应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中,新虹用“乘法”放大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效应。通过“好课”“好人”“好事”,强化宣传教育。举办“四史”等主题基层宣讲125次,覆盖4739人次;力推朱兰钧、叶冬兰等榜样,让好人效应融入生活点滴;举办“新虹记‘疫’展”,打造网红“文明列车”;编印《新虹文明季》,让主流价值观更加具象化。 疫情期间,一组抗疫主题的剪纸作品出现在爱博一村的宣传栏,剪纸上的人物是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作者正是67岁的“剪纸孃孃”朱兰钧。当时看着上海首批医疗队在除夕夜出征武汉,她便发挥专长,用剪纸为一线的勇士加油鼓劲。 剪完抗疫作品后,她马不停蹄剪出了“看八门学四史”和“珍惜粮食,反对浪费”剪纸作品,并将作品带进社区、商圈和学校,让居民、白领、学生感受剪纸魅力和时代巨变。她还发动身边人加入剪纸班,带领学员创作出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在新虹随处可见,成为社区的独特风景。 ÷ 除法 革陋习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中,新虹用“除法”革除各种不文明的陋习。推行“新家宴”,杜绝浪费粮食现象;开展文明养犬活动,杜绝遛狗不牵绳和犬只随地便溺等现象;打造“智慧小区”,开发电梯阻车系统等智能化手段化解社区里的“疑难杂症”。 新虹爱博地区的一些居民还保留有摆席设宴“连吃三天”的生活习惯。很多人在参加宴席时,都亲身体会过主人的热情,也目睹过餐桌上的浪费。此前,新虹借着小区会所里的一场“新虹厨神”大赛,向广大社区居民推广公筷公勺、拒绝餐饮浪费。大赛以“新家宴”命题,用“少而精”的菜品打造全新的新虹宴席。爱博地区的会所每年接待婚丧嫁娶宴席近600场,参加者大多是本地居民。这里成为了推广“公筷公勺”“光盘行动”最好的宣教课堂,在一次次主题宣传活动中,社区居民对厉行节约的理念也更加认同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