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小城大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4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垃圾厢房大变身环保理念入人心

近期,爱博四村、爱博五村对各自原有的垃圾房进行了升级改造,助力小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营造更加舒适整洁的人居环境。除了硬件上的改造,居民区还开展爱心兑换、废品再创作等互动体验活动,丰富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助力长效、常态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小区有了共享菜园

两个小区原先的垃圾房区域内杂乱无序,此次改造重新规划并划分了各个区域功能,设置绿植墙作为隔断,增加参观走廊并布置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宣传板块。

“垃圾厢房改造之前,旁边是有一块草地被闲置的,经过居民反映后,垃圾房进行了整体改造。”

爱博四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朱莉琼介绍,垃圾厢房增设了湿垃圾处理器,可将湿垃圾转化为化肥,闲置草地已变身为都市菜园,产生的化肥也可物尽其用。菜园里种植了包括香菜、鸡毛菜等,一部分供应居民,还有一部分由居委会以公益形式赠送给小区内的孤寡老人,“还打算将共享菜园打造成微景观平台,让垃圾厢房变得更加出彩。”

爱博四村垃圾厢房的改造包含了空间美化、都市菜园、堆肥示范区、科普教育四个主要项目。各个功能区域划分明晰,除干、湿垃圾暂存点,还有可回收垃圾暂存点以及专门的设备间休息区。这种四分类垃圾厢房设有分区导视牌,内部整洁有序,外墙上可爱的彩绘更增添了一抹文艺气息。新设的参观走廊两边设有垃圾分类相关的科普宣传知识标语,试图以这种形式让居民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影响和作用。

爱心兑换受居民欢迎

“新的垃圾厢房改造完成之后,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化,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爱博五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陈蓓苾说,此次改造的最大亮点就在于设立了环保小屋和爱心兑换小屋。作为新虹街道重点打造的社区精品示范点,环保爱心小屋不仅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更成为了居民们最喜爱的活动场所。

“今年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就是在环保小屋里开展的,邀请了数名社区女性保洁员参加。”当天活动内容是“鱼菜共生”微型生态景观手工制作,保洁员们亲手完成了盆景制作,同步了解了生态体系的循环过程、植物如何吸收养分,重温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日常生活垃圾的去向和降解过程。

爱博五村垃圾厢房改造项目分为垃圾厢房美化、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成效、物品兑换宣传。垃圾房是四分类厢房,可回收的报纸、纸布、布类等废旧物品都有专门的存放地;设有垃圾分类知识科普走廊,走廊用绿植作为隔断。居委会还把每个月的22号定为爱心兑换日,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宣传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新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