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正丽 “我们院长剃头剃得老好了!我们这儿老人的理发服务都被院长和院里的工作人员包了。”在新泾敬老院,院长和其他工作人员居然成了敬老院老人的专属理发师。 新泾敬老院开办于2000年5月,坐落在剑河路599弄金虹苑小区内。作为新泾镇唯一一家公办敬老院,新泾敬老院虽然规模不算大,床位只有60张左右,但却获得长宁区文明单位、4A级敬老院、区OSM导入香港现场管理第一名等诸多荣誉。而这些荣誉的获得都离不开新泾敬老院的院长袁惠琴。 2007年,袁惠琴来到新泾敬老院工作。第二年由于老院长退休,袁惠琴开始担任新泾敬老院的院长。算下来,今年已经是袁院长来到新泾敬老院的第11个年头了。拿她自己的话来说,“不仅这里的老人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这里的老人。”她早已与新泾敬老院密不可分。 “金点子”为老人解忧 说起自己亲自为敬老院的老人理发,袁院长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是专业理发的,一开始理得不好,但老人们也不嫌弃,一直鼓励我,每次都说理得很好。熟能生巧,慢慢地,我开始理得有些样子了。”原来敬老院的老人们由于行动不便,不方便去理发店理发。袁院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决心自己学会理发,在免费为老人理发上带个头。由易到难,袁院长先是学习如何给院里的老大爷理发,接着又学会了为老太太剪发。在院长的带动下,敬老院的不少员工也开始争相学会了理发,为老人免费理发的服务项目就这样在全院推开了。一位家属看到老母亲的发式很漂亮,还好奇问是谁给剪的。在得知是院长的手艺后,她十分惊叹,感慨道,“敬老院的院长居然还为老人亲自理发,而且还理得这么好,能在新泾敬老院养老,真是我母亲的福气!” 除了理发,扦脚也是老人们经常需要的生活服务。敬老院的老人们都很节约,大家都希望能找到手艺好、价格又实惠的扦脚师傅。在了解了老人们的这一想法后,袁院长又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尽量安排老人在同一天扦脚,这样就可以用“团购”的方式来降低价格。得到实惠的老人们都很开心,连连称赞袁院长的金点子。 用“贴心”换老人“开心” 在敬老院住养的老人都有去银行存取款、领养老金的需要。经常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去不了银行,这些事就成了生活中的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新泾敬老院推出了为老人代存取款、代领养老金的服务项目。为了保证不出差错、把好事做好,老人必须写好数额、日期。敬老院员工按这个程序代老人存取款、代领养老金。“我们都很信任袁院长和院里的其他工作人员,我们天天在一起生活,已经都是一家人。”敬老院的一位老人表示。 多年来,对于住院治疗的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敬老院总会安排员工前去探视,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孤寡老人徐阿婆在住院期间胃口不好。袁院长特别吩咐工作人员做一些可口的饭菜送进医院。很多住院治疗的孤寡老人,临终前也要求一定要回到敬老院。对于一些孤寡老人的身后事,敬老院也一手操办。去年,入住敬老院的五保户蔡老伯因病去世,敬老院为他办理了大礼、选墓地、落葬等一切后事。 不仅服务好敬老院里的老人,新泾敬老院也不忘关心和帮助社区里的老人们。新泾敬老院利用院内有限的资源为小区里确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助餐、出借轮椅等服务,还经常为社区里的老人义务量血压等。金虹苑小区的一位阿婆就在敬老院搭伙。有一次开饭时间,久不见老人过来就餐。敬老院工作人员立即打电话询问,原来老人在家身体不适。工作人员则立即赶到老人家中,为其送上饭菜,老人为此十分感动。一天夜晚,附近一位居民腿骨折了,一时借不到轮椅,新泾敬老院也是及时提供轮椅,帮助解决了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