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服务消费维权工作开展,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等部门消费维权工作优势,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社区晨报》开辟专栏,向广大消费者发出网购需谨慎的消费提示。 “双 11”快乐“剁手”有妙招 “双11”是网购狂欢日,但同时也是网购投诉的高发时段。在“双11”是网购狂欢日,但同时也是网购投诉的高发时段。在“双11”期间,各种坑害消费者的陷阱大量出现,比较典型的陷阱包括:线上线下同款商品,质量不一样;消费者下单退款难;赠品不能享受常规售后服务;先涨价后打折成“潜规则”;各种中奖、返现、秒杀欺骗等。 【消费风险提示】 一、下单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细则,并注意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和商家做出承诺的截图等资料。 二、理性对待促销及广告宣传,避免冲动消费,不要被优惠、折扣、返现等冲昏头脑购买不需要的商品,警惕价格陷阱。 三、交易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图、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等,以便及时有效维权。 网购车票机票勿贪低价免受骗 网购火车票、飞机票也已成为不少人的首选,但其中也潜藏着不少骗局。常见的手段是,假票网站通过技术手段模仿官方购票网站,利用搜索引擎抓取网站的漏洞,引诱旅客到假票网站购票;通过400或800开头的客服电话,以保证有票为由要求先付款订票;通过各种理由阻止消费者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诱骗其将款项直接打入私人账户,一旦汇款则可能钱、票两空。 【消费风险提示】 一、网络购票时要选择有知名度、有信誉、有资质保证的正规购票网站。可通过代理商资质认证、购票时的统一规范流程、购票后售后体系跟进等,认清网站面目。 二、不要轻信网络中的低价票、特价票、打折票、转让票信息,低价票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钓鱼”网站欺诈陷阱。 三、400、800开头的购票电话,要谨慎拨打,反复验证,以免落入陷阱。 四、正规的网站购票平台会采取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或网上银行等方式售票,要求直接汇款或转账到私人账户的商家,绝大多数是骗子。 五、消费者网络购票后应保留代理商名称和订单号等相关重要凭证,改签、退票时才有保障。如遇假票陷阱,消费者可凭此向工商等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也可通过第三方预订平台协调解决,从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