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松涛(淞二居民区) 天山星城有位离休干部金关兴,今年95岁,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新泾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一名战士。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老爷子带着子女来到嘉兴南湖红船旁回忆起自己加入党组织,发动群众与国民党展开“反饥饿、反迫害”斗争的那些事;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老爷子领着子女登上天安门城楼,面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细说着70年前为解放军送情报、当向导,迎接上海解放的那些点滴往事,看着一枚枚纪念章、听着一次次的叙述,老爷子以《家风·做人的担当》,开启我们人生的红色之路。 抗日战争胜利初期,老爷子在勤光小学任教师。当时的上海近郊成为国民党反动派依靠美国帝国主义扶持,统治上海的重要屏障和依托,反动派党政军警宪特勾结地方上封建恶势力横行乡里,高额地租、高利贷、苛捐杂税如“三把刀”,压迫近郊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46年7、8月,俞树芳(新泾分区委委员)带领老同学金关兴在新泾地区以办民校着手,领导群众在艰苦困难条件下,与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借用私立大金更小学办起了卅七民校,老爷子以民校老师的公开身份,在卅七民校组织青年学习文化,进行阶级斗争和解放战争形势教育,团结群众广泛开展“划界”与“反三征”的斗争,老爷子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来自新丰第一织布厂的青年工人、附近村庄的青年农民及无钱读书失学在家的青年学生50余人,经过学习教育,成为郊区对敌斗争的中坚力量。新泾分区委为了开辟西郊诸翟周边农村工作,在诸翟镇北边办起了肖王庙小学和卅七民校分校,老爷子随卅七民校,迁至北龚家宅、刘家宅、薛家厍村参加三个班级的创办工作,与虞墩、大金更、周桥三个学校工作据点连成一片。经过2年时间深入细致的艰苦工作,9个民校办了近百个班级、影响力渗透三四百个村庄、19个工厂,吸收了2000多名青壮年工人农民,从中培养和发展了一批党员,成为解放后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 1946年7月,解放战争全面展开。为了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城,新泾分区委要求党员、积极分子,对西郊地区工厂、学校、仓库、教堂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敌人军事布防、驻军番号等进行早期情报收集。党员们利用敌人拉民夫的机会,深入敌占区侦查敌情;借来回往返于封锁线,探测敌军火力设备、地雷埋设地点;凭借工作之便传递重要场所的内部信息,老爷子在勤光小学参加了对苏州河南、哈密路东、虹桥路北地区内敌军驻守人数、武器装备、碉堡以及道路、河流、桥梁等信息的调查,并绘制成地图经新泾分区委整理上报,为日后接应解放军进城、接管城市、迅速恢复生产提供了宝贵资料。 1949年5月上旬,人民解放军解放青浦、松江等县直逼市区,老爷子奉命带着收集的情报和绘制的地图,作为解放军进城的向导,与西郊战线方面的第三野战军27军取得联系,从诸翟路带领部队战斗过来。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完整地接收上海,部队进入市区严禁使用重火力攻击。5月25日,苏州河南岸地区基本解放,唯有盘踞在申新一厂、八厂内的一股蒋匪军,企图凭借厂房设施、扣押的工人负隅顽抗,使解放军在周家桥地区正面进攻,一时未能取得多大的进展。受范仲奕(1953年新泾区区长)指令,老爷子和周家桥另一位积极分子,带着部队沿苏州河畔熟悉的巷间小道,迂回到申新一厂侧面,向厂区内的敌人发起猛烈攻击,迫使敌军放弃抵抗仓皇向苏州河北逃窜,成功地保护了申新一厂的生产设备和工人生命。5月27日,上海解放后,老爷子作为军管会、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干部,全身心地投入上海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先辈抛头颅洒热血,迎来新中国成立、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后人奋辑者先,改革开放追求卓越,让东方巨龙腾飞,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船精神,《家风·做人的担当》引领我们在红色路上,矢志不渝地做一名有担当的后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