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入围名单出炉,新泾镇入选成为国家智慧养老示范街镇试点单位。 长宁区高度重视智慧健康养老工作,将智慧健康养老纳入“十三五”信息化顶层设计,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社区等科技手段推动养老服务迭代更新,更精准地为老年人提供政策咨询、资源链接、个性化养老方案定制等贴心服务,将“养老顾问”逐步打造为“养老管家”。新泾镇人民政府根据市、区关于“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建设总体要求,全面有序地推进“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镇”建设。 整合各类资源 打造智慧医养一体化平台 借助区互联网、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以智能终端和热线为纽带,不断完善智慧养老大数据应用系统。新泾镇以养老顾问制度助推个性化服务,通过大数据服务的有效支撑,以智能终端、敬老卡和热线电话(22199999、962899)为纽带,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融合信息收集、服务支撑、数据分析、业务监管等功能为一体,促进养老服务供需有效对接,管理精准高效。 线下养老顾问与线上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智慧养老顾问功能有机组合,构建独具长宁特色的养老顾问服务体系,为街镇、居村委的一线“养老顾问”提供业务支撑。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新泾镇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助老、慰问电话64000人次,有力地推动养老服务供需的精准对接和服务监管的智能高效。 以两个中心为基础激发社区养老活力 位于仙霞西路915号的新泾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约871平方米,是集长者照护之家、老年人日间照料、社区助餐、社区老年大学、社区影院、社区居家服务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内设长者照护之家,设有16张床位,定位“嵌入式”“多功能”“小型化”社区养老,在离家最近的地方让老年人开启全新晚年生活。 位于泉口路393号的新泾镇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长者提供日间托养、短期照护等机构照护服务。重点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老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等社区内需要日间照料的所有老年人。运营2年来,中心已为19200人次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 多层次、多需求 多方位提升服务能级 新泾镇镇域内有1个老年协会、12家养老机构、1家三级乙等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35个社区养老顾问点、43个睦邻点、270名老伙伴志愿者、多个爱心敬老联盟企业,目前已投入使用15种智能化养老产品。 镇域内的同仁医院,是一家三级乙等医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建设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整个新泾镇提供便捷优质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居民家庭”的三站式网格化管理,开展各类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家医工作室为载体、中心平台为支撑的服务模式。 镇域内12家养老院拥有床位2938张,日托座位数100个。其中,金福三院、西郊协和颐养院、神州养老院分别含有护理院及康复医院。新泾镇作为上海市首批老年人康复辅具租赁示范街镇,由宝钢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运营商,以“互联网+康复辅具”的形式,以健康云为载体,自主开发、设计H 5线上康复器具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引流,线下导流”、“线下推荐,线上增流”的双向循环模式进行运转。 43个睦邻点、270名老伙伴志愿者、多个爱心敬老联盟企业和社区(老年)学校,为老年人提供各类人文关爱、志愿为老服务。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睦邻点及老伙伴志愿者的作用,为高龄结对的1350名独居老人每周最少问候三次,关心孤老、独居老人生活及健康状况。电话、微信问候累计3.5万人次。“小老人”提供探访和陪伴等服务,为高龄老人提供精神慰藉,缓解其孤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