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此时天寒地冻,气候干燥,而且昼夜温差和室内外温差变大,正是心血管等疾病的高发期。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宋贺主任医师提醒,冬至前后是心脏病突发的高峰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人,需提防晨练、晚归、泡温泉三大“危险时刻”。 寒冷来袭血管易堵 冬季晨练不宜过早 宋贺主任介绍,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冷热温差大极易发生血压反常的波动,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可发生心跳停止而猝死。眼下,气温越来越低,宋主任建议不要过早出门晨练,特别是中老年人。她指出,心血管病发作有“晨峰现象”,特别是早晨寒冷的空气更易诱发心血管病,因此建议中老年人不妨睡个懒觉,选择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锻炼,即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也不要做剧烈运动,以温暖全身或少许出汗为宜。此外,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头部、胸部和足部保暖,避免这些部位血管受到冷风刺激。 夜晚0点-2点心梗发病率高 宋贺主任强调,除了早晨,夜晚也是心梗高峰时段。“夜晚0点~2点的气温最低,加之夜晚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易出现心律失常。再加上睡眠时人体比较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为预防夜间心梗突发,宋贺主任建议,有冠心病史的中老年人及三高人群应做到,床头放置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和一杯水;呼叫家人时立即有人应答。一旦感觉胸闷胸痛,逐渐出现上肢疼痛及不常见的恶心、发冷汗,应高度怀疑心梗发作,立刻咀嚼阿司匹林片300毫克,或含服硝酸甘油一片,然后拨打120急救电话。 酒足饭饱入温泉 血管扩张易“盗血” 时下,泡温泉已经成为冬季休闲旅游的一大时尚。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泡温泉。宋贺主任特别指出,尤其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可能因随意泡温泉出现心跳过速、胸闷或头晕等症状。?宋主任提醒,酒足饭饱后不宜泡温泉,这是因为喝过酒之后人体血管会扩张,出现毛孔疏松、散热加快的现象,因此也会比较怕冷。这时若跳进温泉池里,反而会进一步加重血管扩张,出现“盗血”。 所谓“盗血”,是指血管扩张使关闭的毛细血管打开,全身有限的血流到更多分支的血管,导致供给心脑的血量被“偷”走。此时突然站立或运动就会造成体位性低血压或晕厥,严重者还会出现脑血栓或心梗。 宋主任表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若病情稳定、很久没有发作过,可适当泡温泉,但时间不能太长(总时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选择的水温也不宜太高。 专家简介:宋 贺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委员。主持科研项目两项,科研成果两项,曾在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二十余年,学科带头人,对心血管疾病有较深研究,尤其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内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疑难杂症等。 以上内容由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特约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