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焕敏 整理报道 “本来以为这个假期很短,我们很快就能面对面的上课。”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寒假变成了超长假,而朗诵班的学习在老师王志华的组织下也从线下转到了线上。 应斜土社区(老年)学校的邀请,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电影演员,斜土居民王志华从2018年下半学期开始,担任学校朗诵班的指导老师。因为老年朋友对朗诵的极大热情,也因为王老师的号召力,一开班,就有60多名学员报名。为了方便教学,学校将60多名学员分成了两个班授课,从此,王志华就开始了每周二次朗诵课的教学。 每学期结束,两个班会进行交流汇报,学员们轮流上台表演,而从挑选背景音乐、拍摄视频,再到剪辑视频,王志华都是亲力亲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回馈学员们对朗诵的热爱。两年来,在王志华的精心指导下,从基础训练开始,学员们的朗诵水平提高得很快,也有不少人获得了一些成绩:张莱娣获得徐汇区中华诵-2019经典诵读大赛综合组一等奖、2019浦东新区“红色作品征集”系列活动朗诵比赛一等奖、2019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社会人员组二等奖;曹钊俊、洪勇、张莱娣、张喆倩获得第12届田林杯集体朗诵比赛二等奖。 本应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这次疫情让朗诵班的学习按下了暂停键。 在家自我隔离的日子里,学员们关注疫情,心系武汉,王志华提议每个人用一小段朗诵视频来代表老年人想要发出的心声,很快便得到了40多名学员的积极响应。一段段饱含深情的朗诵被上传至微信群,王志华把它们剪辑制作成《蓝天下的至爱》集锦,在网络平台发出后,获得了近千次的点击量。 通过这次的“集体发声”,让王志华有了更多的想法。如何让学员们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王志华从孙子上“网课”中获得启发。他学着在平台上申请了账号,成为了一名“主播”,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义务为朗诵班教学,每次上课几乎都是“全员在线”,还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线上给大家指导和交流。 疫情前,现年74岁的王志华的线下课每次一站就是2小时,疫情中,他的线上课一讲就是二三个小时,而且从来不计报酬。也有很多人不理解,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些看似没有“好处”的事情,王志华则用八个字来表达他的想法——帮助他人,阳光自己。 早年,王志华零片酬参加拍摄的两部反映老年人生活题材微电影《票根》、《爱“救”在身边》,获得了上海公益微电影大赛的优秀影片一等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网络人气奖。做了一些公益性的工作之后,王志华感悟到,原来传播爱和真善美是那么的重要,原来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他人是那么的快乐。除了老年群体,王志华的目光也追随在孩子们的成长上,为宋庆龄基金会筹拍《中国成语故事》,为南汇硕航培训班孩子们义务上一个学期的表演课程……他的淳淳教导,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表演的魅力。 除此之外,王志华还经常走进南洋中学、日晖新村小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等,给学生们讲课。他充满感情、风趣生动的教学方式每每都收获了学生们的喜爱。今年2月,王志华朗诵的一篇《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发布在上教实小微信公众号上,他深情而有力的声音给了师生们极大的鼓舞。 梵高曾说过:“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而王志华就像是一位辛勤的园丁,用他的爱和温暖,让老年朋友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青少年们沐浴春雨,茁壮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