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烨 受新冠肺炎疫情波及,一季报显示各大险企寿险业务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而从全球行业角度看,形势更为严峻,尤其是美国寿险业仍处于最艰难时刻。在此背景下,由美中保险促进会发起,中美多家寿险公司高管召开连线会议,共同探讨新冠疫情对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和未来规划。 参加连线讨论的中方公司有珠江人寿、北大方正人寿、百年人寿、轻松筹科技等;美方公司有纽约人寿、Nassau Re、Haven Life(互联网保险公司)、North Star财富管理公司等。 美中保险促进会CEO盛宝良在华盛顿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受疫情及游行影响,纽约市仍未复工。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今年最大的突发事件,对全球保险业更是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从短期看,险企一季度业务负增长、盈利能力下降,消费者购买行为也趋于保守:自美国各州2月中旬至3月陆续颁布居家令以来,寿险代理人无法正常展业,客户也不愿意接受上门拜访。相较中国国内寿险公司业务已步入正常化,美国仍在经历“至暗时刻”,部分企业5月中旬开始陆续复工,二季度的数据可能“更难看”。 然而,从长期角度看,与会的10余位寿险公司高管不约而同地表示:疫情对保险行业也带来诸多正面、积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巨大的、革命性变化。从市民投保意识上看,疫情的突发性、严重性让市民投保意识增强,购买人寿保险的意愿空前强烈。在纽约等重灾区,出现很多主动询问、想要增加寿险保额或保障范围的案例。 更重要的变化,则是疫情带来的社交距离影响敦促各大保险公司进行科技赋能方面的尝试和投入,令寿险业务大面积向线上转移。“其实美国不少传统寿险公司是比较‘老派’的,与国内新崛起的寿险公司相比,互联网程度、办公系统先进性都远远不如,此次疫情,反而令高管痛下决心,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盛宝良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不少美国寿险公司也在尝试“自救”,比如纽约人寿就对65岁以下的人群豁免了体检要求,而是根据历史病例、近期的验血报告、个人信用度等进行风险控制,放宽了核保要求。 在渠道方面,美国寿险公司积极尝试利用科技手段,如Zoom等视频软件,建立业务员与客户的互动,同时推出线上会议及培训——网上培训、网上获客、网上签单、电子理赔。多位美国寿险公司高管表示公司已经下决心投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将电子化建设付诸行动。 “远程办公不可避免。”一家美国保险中介公司的高管举例,自3月疫情以来,他们对员工工作效率的追踪显示:宅家办公的效率分为三档——20%的员工觉得远程更有效,60%的员工觉得与职场办公效率差不多,20%的员工呈现出不适应,不能熟练地操作电子化展业工具。 “疫情对未来保险科技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线上作业要提速,从人才缺口到人才竞争都无可避免;而寿险行业的传统模式与科技融合将更加深入,给客户带来更快捷和更方便的购买体验,同时节约公司成本。”记者注意到,与会高管达成共识:谁在线上业务链上做得细致、完整,谁就拥有行业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