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4日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当这两个节日遇到一块儿,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为进一步加强非遗宣传、保护、传承工作,同时营造良好的端午节节日氛围,近日斜土街道结合非遗、端午、戏曲等元素,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一系列“我们的节日·端午节”非遗文化盛宴。 斜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斜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端午赏非遗 好戏练练看:吃粽子是端午节最广为人知的传统习俗,快到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空气中都带着糯米的香味。包粽子大家都包过,但是一边赏戏一边包粽子又别有一番滋味。6月8日下午,斜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举办了一场“端午赏非遗 好戏练练看”主题活动,现场社区居民边包粽子边欣赏戏曲《白蛇传》片段,感受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多重魅力。 大手护小手 端午节安康:“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道出了“端午节”的文化习俗。6月10日下午,位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社区育儿指导站内举办了一场“亲邻童乐中国节之大手护小手 端午节安康”的亲子活动。宝宝们通过识粽子、闻香囊、敲小鼓、划龙舟等亲子游戏,体验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度过了快乐的亲子时光,成为了非遗小传人! 各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提起端午节,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香囊、艾叶、粽子。近日,斜土街道的社区居民们在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与亲邻共赏非遗经典民俗、共品端午传统文化,通过互动、体验亲手制作非遗相关的文化产品,进一步了解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利时光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6月12日,保利时光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举办了“美好时光里·亲邻文明日”时光亲子季之万“粽”期待DIY小课堂,结合端午吃粽子习俗,大家一起包粽子,学民俗,热热闹闹过端午。 端午传统佳节遇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我们的节日”。斜土街道的系列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不一样的快乐,更激发了社区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未来,斜土街道将结合“我们的节日”继续深入开展非遗主题系列活动,营造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展现新时代传统节日新气象,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