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霞探索养老新模式 撑起幸福“夕阳红”

街道为老人送上健康大礼包
居民在卫生服务站做常规体检
社区老人体验爬楼机

记者 陈毓磊

10月17日是全国第六个“老年节”,也是上海市第三十一个“敬老日”。截止到今年9月,仙霞新村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口27460人,约占总人口数的35%,其中独居老人2227人,属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居住型社区。今年以来,仙霞新村街道以推进长宁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为重点,创新工作理念,整合工作资源,提升公共服务的能级,全力提升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深入调研走访了解老人需求

今年以来,仙霞新村街道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调研社区老年人的所急、所需、所盼。调研结果显示,仙霞老人对社区为老服务的需求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社区公共为老服务设施需求量较大,辖区养老机构床位紧张,老年人活动室、长者照护之家等为老服务设施分散、功能单一。二是老旧小区大多没有安装电梯,部分老人腿脚不便,“上下楼难”成为老年人出行的阻碍,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三是独居老人安全监护问题亟待有效解决,特别是遇到疾病等突发情况,如何能第一时间联系到子女、居委会、志愿者是社区为老服务工作的难点。四是失智、失能老人专业护理队伍和服务项目数量不够多,特别对照护者日常护理的专业培训和指导还比较缺乏。五是社区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十分关注,希望有更多家门口的卫生医疗服务机构,方便日常检查、配药、咨询。

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

每年,长宁区会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今年,仙霞街道老龄委根据体检工作要求,结合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体检项目安排及前期调研走访的问题,制订适合仙霞老人的体检模式,从而提升服务效率。

针对老年人身体情况,仙霞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引进新的“信息系统”,将登记流程简易化。采取“四站点一中心”体检模式,四个卫生服务站、一个社区卫生中心都能进行常规化体检,并预约下次空腹验血项目时间,分散体检场地,缩短老人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将原有的体检时间跨度从两个月改成五个月(2018年5月-2018年9月),方便老人自行安排体检时间。在做好老年人常规项目的检查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糖尿病病人的眼底拍片、肺结核筛查、大肠癌筛查等特定项目进行整合,让“多重身份”的老年人只需来医院两次。

引入第三方力量提升为老服务设施

长宁区正在推进一场认知症社区筛查试验,以摸清社区认知症患者底数,研究建立包括科普宣导、发现转诊、认知干预、家庭支持等在内的社区支持网络。10月11日上午,仙霞街道开展第三十一届敬老节体验活动暨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并携手颐家老年服务中心,将认知症早期干预以游戏的形式融入其中。在认知症普及宣传区、早期干预游戏体验区、健康管理咨询区、体适能展示及体验区开展手眼协调游戏、认知训练游戏,提高老年人对精神健康的认识水平和处理能力。据悉,接下来颐家老年服务中心还会走进居民区,以趣味游戏的形式进行认知症筛查。

街道内老旧小区大多没有安装电梯,部分老人腿脚不便,“上下楼难”成为老年人出行的阻碍,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仙霞街道老龄委向第三方购买了三台爬楼机,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实现上下楼移位的问题,使行动不便的人老年人走出家门。此外,仙霞街道以智能终端为载体推进智慧养老,为100位独居、失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安全监护、亲情关怀服务。

打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推进养教结合

下一阶段,仙霞街道将着力推进2000多平方米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以打造“幸福养老”福地为目标,进一步整合养老资源、优化功能布局、提升集约化管理水平,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集长者照护、日间照料、温馨午餐、卫生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空间。截至目前,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前期项目报建、设计招投标、制定设计方案等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推进施工招投标流程。

据了解,建成后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更注重文化引领,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开展音乐、戏曲、绘画等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推动养教结合,丰富社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获得感、满足感。

“老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归途,“幸福养老”任重道远,仙霞街道将坚持以“幸福养老在长宁 宜居生活在仙霞”为目标,用实际行动为每一位社区老人服务,让老人有一个欢乐、祥和、充实的老年生活。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仙霞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