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霞思云想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再议楼道堆物

文 范建新(五一居委)

楼道堆物是社区的一大顽症,不管高楼大厦还是低矮小楼都有,只是老旧的低矮小楼里堆得更破、更杂、更多、更乱,长治不衰。楼道堆物里也有中国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城市文明远没有达到工业大国的地步,市民虽住在城市里,但市民潜意识里还残留着一些相对狹隘落后、不文朋的印记。

楼道堆物的物主主要是居住在楼道里的由小市民再细化了的“小楼民”,他们不光是家庭主妇,也有不少是家庭主夫。楼道堆物的主要原因一是居室小,有些物品屋里放不下,又做不了“老的不去新的不来”的主,便拿到楼道里来成了堆物。二是抢占地盘,你家占一点,我家也要占一点,不占吃大亏,夜里睡不着。三是借着公共楼道发点私家的“财”,自家用过的,外边拣来的那些纸板箱、铝皮罐、矿水瓶、塑料袋堆积在楼道里,囤到一个好价钱时“该出手时就出手”,反正不收场地费。四是个别居民拣垃圾堆垃圾并不是为了赚1毛钱2毛钱,而是为了他们拣垃圾堆垃圾的“幸福生活”。五是中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农民进城,绝大多数处在生活链低端,从事的业态五花八门,他们吃饭谋生的“工具”都成了楼道堆物的主力军。大凡喜欢楼道堆物的居民普遍患上了公德“白内障”病,他们看不见占地堆物的楼道姓公还是姓私,他们还患上了心理“不舍得”病,不管旧的、废的、肮脏的、危险的,只要能赚到一分钱,比公德、面子和做人更划算。比如小黄车已经泛滥成灾了,有人还把30年前的自行车堵在楼道里做着卖个好价钱的梦。

楼道堆物看似是简单的旧观念、旧陋习,但对楼道邻里和睦、消防隐患、整洁卫生都造成负面影响,是楼道各种矛盾纠纷的触发点,整治楼道堆物是城市文明和治理中的重要一环。

居委会称得上是整治楼道堆物的老手,但只是应时性、局部性、间歇性整治的高手,最近各居委会正在执行一项楼道零堆物的建设工程,执行这项工程难处不小,在老旧小区更是难上加难,难就难在涉及面广、反复性大、缺乏平台、各个层面的认识不一。解开这些难题,除了勇气和执行力,更需要的是冷静、客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希望零堆物被喊成一句口号,不希望零堆物被看作是居委会单打独斗的活,希望零堆物也能像零违章一样,在建设过程中有法制保障,有整治平台,有综合手段,有长期目标。

当然,也希望“小楼民”能成为大楼民,家庭主妇能成为“楼道主妇”,家庭主夫更能成为“楼道主夫”,共同来关心推进楼道零堆物的大事,尽快治愈公德“白內障”和心理“不舍得”,努力把自已的家与自已的楼连在一起。说句民语,老鼠进了你的楼,楼内脏,你家他家我家是一起窜的;大火着了你的楼,堆物多楼道窄,你家他家我家是一起遭殃的。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仙霞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