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睦邻家园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垃圾分类“领头羊”让“独角戏”渐成“大合唱”

天山公寓垃圾分类志愿者
夏钟妹(右)看望志愿者

记者 陈毓磊

在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垃圾分类工作;他们坚守在垃圾厢房,耐心劝导居民正确分类;他们奔走于小区各个角落,监督是否有乱扔垃圾的现象。他们就是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志愿者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天山公寓里有位居民夏钟妹,虽然年近古稀,但她心系社区工作,以一份投身于垃圾分类事业的热情,让居民们“不愿揽事”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

做垃圾分类宣传“领头羊”

天山公寓是仙霞街道辖区内的早期商品房,之前,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性不强。虽然近来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攻势很足,可到了个人落实之际,却依然有人观望、有人等待。推进垃圾分类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有了“带头人”,人人“从我做起”,就能为自己创造出更美丽、更清洁的家园。夏钟妹就是天山公寓垃圾分类的“领头羊”。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可许多居民都不知道手上的垃圾应该分别往哪儿扔。去年,区里、街道组织多次垃圾分类培训,夏钟妹就积极报名参与。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指导和支持下,她从小区党员、楼组长骨干等居民着手,开会、写稿、做海报等宣传手段一个没落下,就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深入宣传。在小区每栋楼的门口,还张贴了夏钟妹自制的有关垃圾分类的告知,时刻提醒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当起志愿者的“大总管”

4月29日,天山公寓要正式启动垃圾分类工作。夏钟妹原本设想,每个时间段需要2名志愿者值守。一天两个时间段,一周七天,总共需要28名志愿者。到了4月初,只有两位楼组长报了名,算上夏钟妹也才3个人,距离28人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居民区对垃圾分类值班志愿者的需求迫在眉睫,但是志愿者不到位,这可咋办?“来当垃圾分类志愿者哇?”“吾要接小宁,没空。”“平时没空,礼拜天也可以啊!”那几天,夏钟妹走在小区里、电梯间,逢人就问是否愿意当志愿者。“后来我站在28号楼下,有的居民看到我都怕了。”在夏钟妹持之以恒的“拉人攻势”下,到29日正式启动垃圾分类,正式上岗的志愿者已经有18人。

实施垃圾分类后,夏钟妹就当起了志愿者们的“大总管”,在居委会的帮助下,协调志愿者时间,排工作表。建立志愿者的微信群,一有情况立马发到群内,让志愿者们第一时间知道情况如何改进。夏钟妹还十分注重说话的艺术,经常在群里肯定大家的工作,鼓励志愿者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小区涌现出一批优秀志愿者

“在做垃圾分类志愿者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说起一些志愿者付出的辛劳,夏钟妹如数家珍。由于人手不够,启动分类的第一周,志愿者全成章在小区值了六天班,解决了人手不够的困难。第二周就身体抱恙住院打吊针。之后没几天,老全就主动提出要上岗投入垃圾分类工作。

党员叶明亚是小区租户,但是对垃圾分类志愿者工作尽心尽责。某次有位居民没有正确分类,叶明亚直接追到16楼去。74岁的志愿者金凤仙总认真负责,在干湿垃圾里“挑刺”,把居民分错的垃圾主动挑出来。前段时间下大雨,志愿者张玮在雨中坚守岗位3小时……

在垃圾分类工作实施过程中,夏钟妹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垃圾厢房边。有时候看看志愿者值守的情况,了解当天的分类情况,顺便对过往的居民进行宣传。偶尔遇到年龄大、腿脚不便的老年居民来投放垃圾,夏钟妹会主动上前帮忙投放。渐渐地,志愿者们形成了一种风气,互相帮助,循序渐进推动小区和谐氛围。

有了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在居民区党总支的指导和支持、物业积极配合下,天山公寓全体业主都积极参与“新时尚”,大家齐心协力为美化小区环境、垃圾分类添砖加瓦。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仙霞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