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唐秋生(天原二村) 新中国第一代女魔术师邓凤鸣,虽已去世一年多,但凡是熟悉她的人,只要提到魔术表演,就会想到她那飒爽干练、满台生辉的艺术人生。 邓凤鸣,广东南海人,1933年出生,她是一位资深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上海杂技家协会原副主席,曾任上海市第九届人大代表,1978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邓凤鸣出身在一个穷苦的工人家庭,祖父被日本鬼子用枪扫射而丧生。小时候跟随父母逃难到上海。由于生活所迫,童年时就在上海的药厂、化妆品厂当童工,终日遭受老板或工头的打骂,饱尝了食不饱腹、衣不御寒的艰难生活。17岁时,由于长得身材苗条、容貌俊秀,有人劝她嫁个豪门,或送去当舞女,可以广开财路。但是这一切都被邓凤鸣坚决拒绝了,她立志要走一条自食其力的道路。18岁时,她的舅父托人介绍工作,由于同情她的家境,终于进入到著名魔术师张慧冲的魔术团做助演工作。魔术这个行当是保守的,它的“机密”传子不传婿,但邓凤鸣求知心切,平时偷学“关子”,仔细看,牢牢记,暗下功夫,私下练习。在剧团做了十一个月的助手,由于自己的勤学苦练,日积月累,竟能熟练地掌握不少魔术技艺。 1952年初,未满19岁的邓凤鸣,靠着平素苦练的本领,参加了张国梁魔技团,并担任魔术主演。舞台上表演的“炮打真人”“灯箱换人”“束指自由”已成为看家节目,外号“满台飞”的台风,已成为广大观众称呼她独特表演风格的代名词。邓凤鸣从此在剧团里挑大梁,并当了副团长。当邓凤鸣在艺术上有了一定的成就时,诱惑也随之袭来。当时,有个戏院老板多次动员她到美国旧金山去发展,并一再保证说,包她发大财。邓凤鸣并没有眼红、心动,因为她有一颗纯朴的心:“我拥有一点技艺,不能当作个人资本转卖给外国,应该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她毅然地回答:“中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我不会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即使有一座金山我也不要。” 1957年的一天,邓凤鸣突然接到通知,说有一场重要的演出。她匆匆来到演出大厅,看到大厅里坐着很多中央首长,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也都在场,她的心里激动不已。演出结束后,邓凤鸣被领到刘少奇的座位旁边,刘少奇亲切地对她说:“你演得很好,动作非常快。”不一会,毛主席的秘书过来了,向邓凤鸣招手说:“来、来、来,主席叫你了。”她赶快过去。毛主席和她握握手,秘书说:“毛主席看你的演出很高兴,想知道你的秘密,要你把束指自由怎么变的告诉他。”邓凤鸣把这个诀窍向毛主席汇报了。毛主席高兴地说:“你演得很好,你要好好地演”。(2012年4月11日“党史信息报”刊登“毛泽东拜师学魔术”一文,简要介绍了邓凤鸣把“束指自由”魔术的“关子”向毛主席透露。)毛主席的殷切鼓励,使邓凤鸣激动得一夜未合眼。有一次,她和几个知心朋友倾吐说:“我热爱魔术事业,是党给我发的通行证,我吃尽了旧社会的苦,特别珍惜党给我的甜。”因此,邓凤鸣更加刻苦地钻研魔术艺术,决心要为繁荣祖国的魔术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0年内乱时期,许多艺术团体被砸烂,魔术团也不例外,邓凤鸣被下放到农村劳动了两年,后转业到上海一家照相材料商店去修理照相机。直到1979年,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邓凤鸣又重回了上海魔术团,她倾注了全部身心,创作了不少新节目,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1980年,邓凤鸣到北京汇报演出,先后和美国、德国、意大利的魔术家互相观摩、交流技艺。邓凤鸣的精彩表演,受到国外同行的高度称赞:“你们的演出是世界第一流的,在国际上也很少见。” 邓凤鸣几十年的舞台艺术生涯,淡泊名利、孜孜以求,扎实地耕耘在魔术这块土壤上,并使之结出丰硕成果,成为一名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女魔术师。邓凤鸣退休离开舞台后,经常与一些老朋友聚会,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我与邓凤鸣曾是文化系统工作的老朋友,也是相互知根知底的倾诉者,她有时有烦心事,总是愿意与我沟通交流,我也与其直相言谈,坦率交换意见。在今年新中国诞生70周年之际,我写这篇回忆文章,是深深怀念这位新中国第一代女魔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