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唐秋生(天原二村居民区) 我国人口深度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将更加凸显。在移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一部手机就能办妥很多事。足不出户的便利让年轻人感到事半功倍的同时,对一部分老年人却是一种无声的负担。他们有种心病叫做“银发焦虑症”,是指因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而带来生活的困惑,诸如有很多“难”:网上预约就医难,不懂扫码支付购物难,滴滴打车出门难,银行取款操作难,不会扫码通行难等等。 当今办事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买葱买姜,一部智能手机在握,万事皆可搞定。可是,老年人的“数字之殇”已然常态化,特别是随着疫情暴发,“触网困难”再次凸显。“数字贫困户”不容忽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亿,而60周岁以上网民只有0.6亿,还有2亿左右老年人没使用过互联网,成了名副其实的“数字难民”。 时代前行的潮流不可阻挡,让奔跑的数字时代“紧急刹车”并不现实,也不可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事可做,应该提供一些“慢选项”措施,让老年人不至于无所适从。马路也分有“快车道”和“慢车道”,数字时代,请等一等走得慢的老年人,给他们留出一条通行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老龄工作,他强调,老年人的事情要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帮。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中,特别提到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对养老等大家关心的事作出了清晰的安排。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国家出手解决这些“难题”,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文件中涉及医疗、社保、民政、金融、电信、邮政、交通、文体等许多部门和行业,要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优先接待老年人,推广“一站式”服务等,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办事和生活的体验,这一系列举措真是深得民心。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莫让老年人缺席“智慧时代”,今天的“他们”,也是明天的“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