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策划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1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最重要的一顿大餐

来看看莘庄人的年夜饭有哪些讲究?

□记者  张莉 整理报道

最近,莘庄居民们讨论最多什么?

没错,就是年夜饭。一年中合家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说笑,自然要吃得好一点。莘庄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年夜饭更有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地域传统。

通常,年夜饭要摆开“圆台面”,全家人围坐在大圆桌旁,体现了春节阖家团圆的传统。菜品上,最低标配是“八冷盆八热炒”,外加一道点心和一道汤,如果家境殷实而人数又多,还会再加几道菜。

讨口彩:冷菜

年夜饭的上菜顺序也是有讲究的,第一轮上的是冷菜。冷菜属于开胃前菜,强调讨口彩,一定要有四喜烤麸和如意菜。烤麸是以生面筋为原料,经过保温、发酵、高温蒸制而成,是江浙地区常见的素食食材。四喜烤麸其实应该是“四鲜烤麸”,上海话里“喜”和“鲜”是谐音,在烤麸之外,还必须要有香菇、金针菜、黑木耳和花生米这四样配菜,这样不但食材更为丰富,而且营养均衡,又有好口彩,自然就成了年夜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冷菜。

如意菜就是黄豆芽,因为黄豆芽形似如意而得名。绿豆芽的形状也像如意,但是绿豆芽的芽头颜色没有黄豆芽明丽,牙身也没有黄豆芽粗壮饱满,于是颜值更高的黄豆芽就戴上了“如意菜”的桂冠。不过清炒黄豆芽口感太单调,所以通常是黄豆芽炒油豆腐或水芹。

另外,银丝芥菜也被叫作如意菜,这是祖籍宁波的新上海人最中意的,配上胡萝卜、黑木耳、冬笋,甜甜酸酸,又很有嚼劲,既开胃又解腻。做这道菜时,最好要先放上两三天等荠菜叶变黄后再加工,金黄的菜叶在餐桌上更有暖暖的色彩感。

鸡鸭鱼肉样样齐全

鸡鸭鱼肉,是年夜饭里必不可少的大菜。几乎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可见到。

白斩鸡是上海特色菜肴,是上海人最喜欢的一道菜。白斩鸡选用脚黄、皮黄、嘴黄的三黄鸡,而且以散养的、刚成年的阉公鸡为最佳,经小火慢慢焖煮。捞出第一时间放入冷水,最理想是冰水中“激一激”,使得鸡肉鲜嫩,鸡皮脆而紧实。蘸料,这是白斩鸡的点睛之笔,由生抽、鸡精、白糖再加姜末调制而成,搭配不同的配料比例,入口留香。

鸭子就是最具上海本帮特色的酱鸭,将鸭子用油煎至变色捞出,用葱、姜、八角、桂皮等香料烧出香味,再放入鸭子,加料酒、老抽、盐、水,最重要的是加冰糖着色调味,最后将汤汁均匀的淋在鸭子身上,放置到自然冷却。浓油赤酱,十分美味,是典型的本帮菜风格。

熏鱼,也是家常年夜饭中最常见菜之一。不少莘庄居民更是在家中自己制作,感受其中浓浓的年味。先要腌制,经过十几小时风干之后,下油锅炸到金黄色略呈红亮就捞出最后加入调制好的酱汁,烧开后放入鱼段收汁。在年夜饭桌上吃上一口,满嘴妈妈的味道。

压轴的全家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肚子里有了不少的油水,嘴里味觉也差了,这就到了上甜点的时候。莘庄年夜饭的这道点心,必须是八宝饭。

蒸熟的糯米饭拌上猪油和白糖,再放上莲子、红枣、金橘脯、桂圆肉、蜜樱桃、蜜冬瓜、薏仁米、瓜子仁等果料,撒上红、绿梅丝而成,不但口感软糯香甜,而且又有甜蜜、团圆等诸多美好寓意,很自然地成为年夜饭上首选的点心。

甜点过后,就是最后的压轴汤菜——“全家福”了。“全家福”可以是暖锅也可以是砂锅,以高汤打底,满满地摆上蛋饺、肉圆、鱼圆、粉丝、肉皮、菠菜,讲究的再加几块熏鱼几只虾,进一步吊出鲜味。这里必不可少的是象征金元宝的蛋饺、象征银链条的粉丝以及象征团团圆圆的肉圆鱼圆。

蛋饺是最具年味的食材。不少60后、70后都不会忘记自家过年时动手做蛋饺的场景。一个煤球炉,一个长柄铁勺或不锈钢勺,使蛋液均匀铺满勺子,成为一张圆形的蛋皮,再放入事先调制好的肉馅,一折为二包住肉馅就好了。小孩子们通常就流连在做蛋饺的长辈身边,或者装模做样打打下手,其实就在等待出现破了的蛋皮——那时能吃上几个破了的蛋皮,就是莫大的享受了。

这样热气腾腾、红红火火的大汤菜上桌,莘庄人的年夜饭才算落幕。

那么,看完了这桌年夜饭是不是觉得年味越来越重了。在这里,《莘庄社区晨报》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合家欢乐,心想事成,年年有余!(部分内容摘自澎湃新闻)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莘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