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聚焦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2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简单却厚重 温暖又感动

瞧,这些莘庄普通人干了件“普通”的事儿

□记者 张莉

疫情当前,几乎每一位莘庄人都在想“我能做些什么”,“我可以做什么”……

由此,一些普通党员、普通干部、普通居民站了出来,坚守“疫”线,尽己所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可是他们作为社会普通一员,看似平凡无奇,但是他们却用平凡写就一道道最美的亮丽“风景”。

“暖心大白”鲁雯雯

除夕的晚上,电视里正在播放春晚,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知所有医护人员全面取消休假,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回复。

从那天起,取消休假的王丰副主任和传染病条线负责人王子轩,在会议室吃外卖过除夕,随时待命;刚值好班踏上回家高铁,只走了二十分之一路途的赵静毅然决然的选择下车返沪;离家一年刚回到家的同事,纷纷回复:若有召,召必回。

从那天起,社区卫生中心护理部制订了统一、完整、详细的预检分诊流程,开展规范化培训,确保人人知晓,人人执行;第一时间发放了“患者就诊告知单”,让护士在询问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对每一位就诊患者落实告知义务,保证了就诊患者信息的真实性。

也是从那天起,鲁雯雯几乎天天在岗,每天监测确诊、疑似病例的密接接触者以及重点人群。2月12日值班当晚,鲁雯雯和同事杨晨睡在了会议室。凌晨两点,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打来了流调电话,两人几乎只用了五秒钟的时间便打起精神,经过协商一个人去闵行区中心医院流调,一个人做后勤准备消毒物资,在值班司机达到后立即上车前往。

作为“暖心大白”,鲁雯雯两次前往虹桥火车站测量回沪人员体温,成为那里一道亮丽的风景。“隔离衣和护目镜一穿上、戴上就是8小时,为了节约隔离衣,尽量做到不吃不喝不拉,真的是穿了才知其滋味,拿下护目镜和口罩时,脸上和眼睛上都留下勒痕。”鲁雯雯笑着说道,但她并不觉得苦,因为在她看来,这已经是最轻松的工作了。那些长期在口岸值班的同事,那才是真辛苦,勒痕是旧的未去新的又来了。

万能“悦哥”上线

“悦哥”“悦姐”,悦管家服务人员特有的爱称。究其来源,得于悦管家服务公司全方位的培训,让每个服务人员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全能服务人员。尤其在这次防疫中,全能“悦哥”将技能发挥到了极致。

“1月底,我们通知了所有员工,希望大家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尽早复工,共同抗击疫情。”悦管家的黄小姐说自通知后,刚刚在四川完婚的营运部经理朱良婚假还没休完,就赶回了上海。在家自我隔离后,立即上岗,与留在上海的“悦哥”“悦姐”一起前往莘庄镇的公共空间展开消毒工作,确保奋战一线的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环境安全。“他们每天早上7点30分出发,每天负责7-8个点位的消毒清洁,每个点位需消毒1小时左右,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多天了。”黄小姐介绍,尽管很辛苦,但“悦哥”们并没抱怨,依旧兢兢业业的做着消毒工作,守护大家的平安。面对赞扬,一位腼腆的“悦哥”不好意思地说:“这没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消毒,和大家一起阻击新冠肺炎疫情。”

90后“悦哥”刘见民,疫情发生前主要从事家庭清洁服务的工作。疫情发生后,得知公共空间消毒队伍人手不足,便利用休息时间在线学习空间消毒的各类知识,了解消毒的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一点点的掌握了所有知识。2月初正式上岗后,已经能独自进行消毒工作了。

“公共空间消毒,尤其是企业办公室消毒,其实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消毒水的容量多少,从哪个角度开始,都有讲究。最重要的,不能洒在电脑上。”黄小姐说为了尽快熟悉步骤上岗,刘见民连续在线学习了好几天,疫情防护和服务技能都得到了提升。

他们的名字叫“党员”

孙翠芳,莘庄镇绿梅一村居民区党总支的一名退休老共产党党员,退休前她是一名儿科医生,退休后热心社区事务。当看到湖北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湖北时,她作为一名曾经的医务工作者,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她在和爱人商量后,到居民区党总支交纳了1000元的特殊党费。

“请问有人吗?我是来交1万元‘特殊党费’的,给国家防控病毒贡献点自己的力量。”这是2月3日上午发生在绿梅一村居委会办公室的一幕。早上8点钟刚过,91岁高龄的离退休干部、入党71年的杨明亮同志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了绿梅一村居委会,将1万元“特殊党费”交到居民区赵慧萍书记的手中,动情地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抗击疫情,社区也全员上阵,我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但是,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也想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出一份力!”

无独有偶,家住邻里苑小区的退休党员张锡华,在2月2日也交了2000元“特殊党费”和1000元支援武汉的善款。张锡华平日里就非常关心小区事务,经常对垃圾分类等工作建言献策。面对这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张阿姨在和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将子女给她的“新年压岁钱”捐献出来支援抗击疫情。对此她表示,近期她常常因疫情的相关报道夜不能寐,但自己不是医生,年纪也大了,思来想去,只能交一份“特殊党费”,希望能为防控病毒贡献出一份力量。

全职妈妈“卖”口罩

和往年一样,全职妈妈王婧岩这个春节前夕忙着采购置办年货,接爸妈到家过年,根本没把买口罩当回事儿。直到武汉封城,群里不断的信息,这才提醒她问题严重了。

王婧岩想到自己的哥哥是做防化服物资生意的,要口罩自然找哥哥呀。“精明”的她突然想到快递已经停了,小区邻居里肯定有和她一样没有买口罩的居民,顺带帮大家一起带了算了,多好的事情。

于是,1月29日下午4点她在小区群里发了个通知,结果瞬间好几个业主前来问询,短短1小时登记了400多个口罩的需求,远超想象。她立即联系了哥哥,把需求口罩的数量告诉了他,并约定时间去取。

大年初一一早,在大多数人都避免外出时,取到口罩的王婧岩开始出发“送货”了。按照预定的名单,王婧岩分类好,一家家上门送口罩。在送货途中,遇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说自己也没有口罩,也没有和王婧岩登记预定,能不能有多余的给到他。随即,王婧岩从留给自己的口罩中给了老人10个。

“800个口罩,我没有赚1分钱。”王婧岩说,自己没能力支援武汉,没财力搞捐赠,那就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大家解决口罩难买的问题,和大家一起共同做好防控疫情的措施。

后记

致敬莘庄最美“战士”

疫情发生以来,从城市到社区,从大街到小巷,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是在治病救人第一线的“战斗员”,排查疫情,治病救人;他们,是为居民采购物资的“快递员”,想大家所想,急大家所急;他们,是尽己所能慷慨捐赠的党员,为防控疫情出力;他们,是疫情防控的环境“守护人”,每天对公共空间进行消毒,保障在岗工作人员的安全……

他们,是奋战一线的“战士”,是莘庄平安的最美守护者,用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莘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