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不为名利的革命先驱——秦之佩

文/计永芳(莘庄镇原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每周二、四、六出版的《上海老年报》,第3651期恰逢2020年10月1日新中国71周年国庆节出版,是天意,是巧合,是《上海老年报》读者的情缘,特别使我激动、感动而目不转睛的是一篇《母亲捐献“战斗机”》的文章,作者是顾振烈士的女儿顾慧娜,记述了她的母亲也是我的杨家堰小学(原上海县)校长秦之佩的革命英雄事迹。我把文章从头到尾地连续读了两遍,细细品味着文中的故事,回忆着曾经聆听过秦校长对我们的革命传统教育。

1963年6月1日国际少年儿童节,我们学校放假,但通知五、六年级(当时五年级有两个班,六年级只有一个班)的同学要到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那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驻军高射炮兵部队的中尉王副连长,给我们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高炮打飞机、抓飞行员俘虏的故事;秦之佩校长讲了她与丈夫顾振同志在上海开展党的地下斗争故事。

秦之佩校长是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顾振同志的遗孀,出生于浦东陈行镇上的名门望族,在1940年至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伴随着上海地下党负责人之一的丈夫顾振同志,租住在市区的房子里。在那白色恐怖、腥风血雨的日子里,秦校长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甚至夜半三更,多次冒着生命危险陪伴着丈夫执行党的秘密任务,或单独外出联络传送情报。

1940年12月23日,秦校长跟着顾振同志在浦东杜行召稼楼开展了抗日宣传活动,给了顾振同志很大的精神支持。还曾陪伴着丈夫顾振同志去过当时的伪军部队,策反官兵弃暗投明,加入到共产党的抗日游击队里。

地下斗争的革命工作是惊心动魄而极其严峻、残酷和艰苦的,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有一次反动警察挨家挨户查户口,秦校长急中生智,把家中的几份情报藏到了一只装满水的桶底下,避免了一次险情的发生;还有一次半夜里,顾振同志从外面突然急促回家,手里提着可以连发射击的快机(秦校长的原话),对秦校长说:“敌人在追杀”,然后躲进里屋。不多时果然有人来敲门,问是不是顾振的家?秦校长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说:“伲(“ni”,上海话,俺的意思)姓秦呀。”那个人转身走了,成功地摆脱了一次敌人的追杀。

秦之佩校长与顾振同志结婚的一年零两个月十一天里,先后在徐家汇的景鸿小学、静安别墅三层、山海关路宝兴邨、新闸路273号、和乐里、新新公司、冯瑞泰机器厂等地居住过,共搬过九次家,为了安全起见,常常需要转移到别处,其中有几处他们的居住地实际上就是党的秘密联络点。在新闸路273号居住时,曾经掩护了顾振同志的两位从监狱逃出来的战友,他们秘密住了几天后再转移离开。

1941年夏天,日伪军警疯狂搜捕共产党人,王秋月和王宝道同志在狱中坚贞不屈,被反动派打得遍体鳞伤,出狱后组织上安排治疗养伤,当时顾振同志在苏北新四军根据地学习,秦校长勇敢地主动承担起探望和照料的任务。顾振同志得知以后给秦校长来信中说到:“你拭着眼泪送我过江,独个儿留在沪滨,冒着生命危险,营救我的朋友。你奔跑的被炙热太阳晒的生疖,冒着险没有一个安生处。”

根据上级党的指示,顾振同志经常要到郊区,领导和培训抗日武装力量,秦校长多次陪同丈夫在浦东的南汇、陈行镇、浦西的北桥镇、松江、青浦的蟠龙等地区组织、宣传、发动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打游击的武装斗争,袭击和消灭日本鬼子,使日寇不得安宁,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战斗。

残酷的事情发生在1942年2月初,顾振同志外出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秦之佩校长怀着对顾振同志的忠贞不渝和对党的坚定信念,坚持等待了三个多月,到5月份,身怀六甲时一个人回到浦东陈行镇的婆家,并对顾振同志留下的24支步枪、1把手枪、2枚手榴弹,2部电话机继续秘密保管,用油布将武器包好,藏在家的后院菜地里,不久又将武器藏到了柴火灶堂的底下,一直保存到全国解放以后交给人民政府,把党的财产看的比生命还重要。

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文章《论持久战》,顾振同志和他的弟弟顾忠两人,根据《论持久战》文章的精神,收集抗日资料,秘密刻印,汇编成书,合著了通俗易懂约10多万字达230页的《决胜集》,于1939年6月发到游击队和群众团体,鼓舞人民的抗日斗志。该书尚存一本,一直由秦之佩校长秘密保管了18年,至1957年献给了江苏省博物院(1957年的上海郊县归江苏省管辖)。这是一个在等待顾振同志回家的坚强、自觉、有信仰的革命者,是一个不为名、不为利,为着崇高理想而坚定的奋斗者。

1947年,顾关涛战友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进了监狱,临刑前,在香烟盒纸上给秦校长写了留言,希望能帮助照顾自己的妻子和三个未成年的女儿。秦校长没有辜负烈士的遗愿,尽心尽力地担起了关爱的义务。顾关涛同志最后的手书,秦校长一直保存到1958年交给了上海市博物馆。

1952年7月,秦之佩校长接到了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签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才知道了顾振同志已于1942年2月5日牺牲的确切消息。

2015年5月18日,我和当年的班主任老师杨志基去闵行区福利院看望了秦校长,交谈中得知她是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了几十年的人民教师,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我们问她为什么没有享受离休待遇,她淡定地说:顾振同志已经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自己是一个幸存者,跟着顾振同志养成了不居功自傲的品格,想的是尽可能为党多做贡献,在自己个人的履历上一直没有秘密革命工作的记载,1954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也没有写自己解放前的革命活动情况。1979年以后国家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实行离休制度,自己曾经向组织上提出过申请,没有批准,但是认可我所做的革命工作,多次被有关单位和媒体邀请采访,多次到学校为年轻的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我能体谅组织上的难度,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人生意义在于奉献。

秦校长的话,使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话:“成千成万的先烈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秦之佩校长高风亮节,是毛泽东思想的践行者,体现了她无私的高贵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莘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