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教育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04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赏美景、思先贤、吟诗作对

宜川中学高一年级“富春江人文行”

□记者 陆骏健

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宜川中学为了激发学生们对文史哲等学科的兴趣、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学校特意组织高一年级25名学生赴“文化之川”富阳,开展“文化寻根”系列课程之“文化之川”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为期两天,同学们带着各自的课题,从富阳的郁达夫故居到桐庐的严子陵钓台到杭州西子湖等景点,探索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舂天,舂意盎然,十分适合踏青出游。宜川中学高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富舂江,进行社会实践。短短两天的行程中,同学们从富阳的郁达夫故居到桐庐的严子陵钓台、孙权故里龙门古镇自然村到杭州西子湖、岳王庙、钱王祠,认真聆听导游和老师的讲解,通过讲解了解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通过聆听,同学们知道了在国家的为难之际,郁达夫没有放下自己的笔杆,更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而是坚持用自己的笔杆探索救国的道路;严子陵不入仕不是软弱、不是消极、更没有所谓淡泊名利看透世俗,这只是他的人生追求……

思想碰撞,结识新友

活动中,同学们事先分组,带着各自的课题有目的性的了解相关的知识。在过程中,还安排了三场主题竞赛:“秀美山水”诗歌朗诵、”梦回东吴“三国故事演讲”、“满江红”诗歌创作比赛,白天参观,晚上同学们便各自准备竞赛的内容,互相还会串门讨论。刘诗怡原本在诗歌创作时没有思绪,后来陆晓薇一来串门就激发了她的灵感,20分钟就写出来。同学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本次“文化之川”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游记、毛笔字、水彩画、对对子……学生们都比较兴奋,一路上都在研究各自的课题,还有的对对子对了一路。“千年古树当衣架,千山万水如墨画。”同学之间类似的对子还有很多,旅途中思想碰撞不断。由于参加的学生是从整个高一年级中选拔出的,所以有的学生相互间不认识,因为活动而结成了好友。刘诗怡和陆晓薇就来自不同的班级,因为活动她们成了朋友,平时还会有交流。

丰富课堂,拓展视野

类似的活动今年已是第三次举办,学校老师何其美告诉记者,学校的出发点就是希望能学生们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的方式作为对课内知识的延伸,同时打通文史哲等学科,融汇在社会实践中。而且,现在的高中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一份课题报告。学校将上述内容结合,设计了“富舂江人文行”的社会实践。三年来都是去富舂江,每年对路线进行微调、将活动设计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们参与的热情也很高,刘诗怡和陆晓薇都是第一时间报名的。本次活动整个年级共有近70位学生参与,经过筛选最终选出了25位,其中还有2位是学校电视台的,全程跟拍并要做成视频,4月底学校将有一堂校会课让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们向全校师生汇报成果。

除了富舂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也安排了其他形式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完成课题。参加过这次活动后,许多学生都很期待下一次,希望能够继续再参加。“与同学出去开心,不同于与父母一同旅游,是截然不同的体验,从中获取了很多的灵感。”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