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社区要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电瓶车充电不再“钓鱼”“车棚子”既安全又便捷

锦阳小区停车棚
铁路公房3号车棚

编者按

今年,周家桥街道以“爬梯子、菜篮子、车棚子、饭盒子、楼筒子”五项工程为工作重点,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为百姓办实事。从本期开始,本报将对“五子”工程一一介绍,讲述这些工程给居民生活带来的改变。

□记者 陆骏健

老旧小区地方有限,机动车停车难,非机动车停车也很难。车棚被人占用、无法充电,致使不少居民的非机动车在小区内乱停放,有的还私拉电线,“钓鱼”充电。不仅影响小区环境,还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周家桥街道对辖区内老旧小区的58个非机动车棚进行了全面排摸,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改造方案。如今,已有不少小区的“车棚子”改造完毕,非机动车停放、充电安全又便捷,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杨家宅:

率先试水“车棚子”改造

2017年年底,锦阳小区内新改造的停车棚正式启用,这给附近两个小区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锦阳、锦屏、民生里小区地理位置相邻,由于历史原因,3个小区的配套设施不齐全,使得3个小区要共用车棚。由于车棚场地有限,不少居民就在小区内随意停放、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抢车位;一些电瓶车主还私拉电线,给环境和安全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此,街道十分重视,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搬迁后,特意辟出一块场地用作非机动车棚。这是周家桥街道最大,也是第一个进行改造的车棚,占地面积将近400平方米,可以停放300辆非机动车,配备消防喷淋、电瓶车充电装置。车棚建成后,周边小区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钓鱼”充电的现象也大大减少。车棚改造后,由物业管理,登记发放门禁卡,保障车棚日常管理。

今年,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杨家宅居委会还对宁锦小区两个停车棚进行了改造,此前,这两个车棚常年被占用堆放杂物,致使非机动车无处停放,只能在小区内随意停放。今年4月初,街道对这2个车棚进行了综合整治,清退居住人员、清理所有杂物,并启动车棚综合改造工程。现在,车棚已经改造完毕,居民的非机动车都有了停放处,小区的环境也变得干净整洁了。

范北:

先难后易,见缝插针

范北居民区也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区,小区共有三个车棚,但每个车棚都有历史遗留问题。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居委会先难后易,以问题最大的三号车棚作为切入点。“三号车棚被上一任物业公司租借给他人,承租人侵占了一半的面积挪为己用,他还有另外的工作,车棚曾发生过车辆失窃,居民们对此颇有意见。”居委书记王约櫊向记者介绍了原先的情况,今年年初时,他就开始约谈车棚承租人,明确告知其侵占车棚的行为违法,同时给予他缓冲期,让他自行将东西搬走。同时召开“四位一体”会议,协商车棚改造方案。“这期间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既讲法又讲情地做工作,同时借助街道的力量,还将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作类比,引导居民。”方案通过后,居委会再与物业沟通,前期梳理出车辆清单,再由物业进行登记。

现在3号车棚的改造已接近尾声,喷淋装置和充电装置已投入使用,停车区域也已划分,不少居民看到崭新的车棚都说好。居委会趁热打铁,又开始了对2号车棚的改造。王约櫊深有体会地说:“小区环境改进了,居民自己也会随之改变。之前小区内对儿童乐园进行改造,我担心有人会乱扔垃圾,特意观察了一段时间,没想到没有人乱扔垃圾了。”

除了上述两个小区,周家桥辖区内不少小区的车棚都在改造中,有的也已经改造完成。改造完成的车棚安全、便捷、有序,居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破旧、有安全隐患已成为过去,干净整洁、现代化的“车棚子”为居民解决了车辆停放的问题,也提升了小区整体的环境。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周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