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会议上,市委书记、市文明办主任李强在会上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触动人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筑牢团结奋斗、同舟共济的思想基础,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更加注重激发善念善举,大力弘扬良好文明风尚,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建美好家园。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任务要落在基层,效果要释放在基层。周家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已经开放近一个月了,街道“新”实践五字诀——“领、带、聚、引、净”,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行动中去。 “领”:新实践+党建格长制 党建网格“领”——周家桥街道坚持把党的领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任务,以党建格长制为依托,通过“学习强国”、“学习达人擂台”、“长宁周家桥党建天地”等线上学习平台,建造家门口的党性教育阵地、新思想学习窗口,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设,不断推动各级党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思想常态化,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意识觉悟,推动思想理论学习接地气、浓氛围、高人气。 “带”:新实践+志愿关爱 志愿服务“带”——周家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中,大家争分夺秒、冲锋在前、加班加点、守望相助。疫情防控期间,周家桥街道共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项目24项,招募志愿者1275人,共计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志愿服务时长39945小时。常怀友善之心、公益之心,让善行善举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聚”:新实践+共建共享 品牌项目“聚”——重点依托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平台,构建“一轴”,即形成以新落成的党群服务中心为主抓手,由楼宇园区、两新、居民区党建多方协同、党群联动的党建联盟核心轴。“三翼”,即雅仕大厦、来福士广场、DOHO园区,三个楼宇园区作为党群主阵地,通过探索党建联建文明共建的“新”实践,将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汇聚起来,让力量下沉网格、资源汇聚网格、服务融入网格,实现了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引”:新实践+民生工程 百姓需求“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需求当作新时代文明的指挥棒,结合周家桥街道“一二三四六”重点工作,突出群众需求对基层治理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着力推进“爬梯子”、“车棚子”、“菜篮子”、“饭盒子”、“楼筒子”的“五子”工程;围绕垃圾分类、精品小区改造等民生福祉工程以及公共安全、公共管理等重点工作,加强自治共治德治法治,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群众参与社区发展事务、参与社会创新治理的重要途径,从被动提供服务向主动参与治理转变。 “净”:新实践+全国文明城区 社区面貌“净”——面对今年全国文明城区创评的大考,周家桥街道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牵头辖区各职能部门和居民区打好组合拳,进一步推进社区环境提升、小区环境提升、交通秩序整治、背街小巷整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五个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周家桥街道共计开展背街小巷集中整治行动18次,对辖区内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共享单车等出现的违章停车加强管理共45次,解决各类背街小巷网格投诉案件问题共117件,同时结合全国文明创评公益广告要求,在长宁路、娄山关路、天中路、锦屏路等主次路段和背街小巷更新约80处宣传栏,大力倡导和弘扬新风尚、正能量,激发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让文明的种子扎根在人们内心深处、遍布在城市大街小巷。 价值坐标引领社会风尚,凡人善举代言新时代文明。周家桥街道将在市、区委的领导下,运用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形成善治的力量,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生发更强的人文关怀、更暖的民生温度,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渗透到社区各个领域,让新时代文明新风浸润在社区的每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