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公告牌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20年06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小儿语言发育迟缓需警惕

本报与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开设了《桃子姐姐小课堂》栏目,定期为宝爸宝妈们普及关于儿童的健康知识,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桃子姐姐爱儿工作室”简介】

医生配备:儿科诊治能力的医师8名

门诊时间:每周一、三、五全天接诊,每周二、周四上午半天门诊

门诊服务: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

前两天在小区里遛娃,无意中听到两位奶奶之间的对话。一位奶奶说:“我家孩子都已经1岁半了还不会讲话,真急人。”另外一位奶奶安慰道:“这样的孩子好,聪明,长大了富贵命呢。”

其实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各位新手爸妈就开始期待宝宝开口叫爸爸妈妈。然而,有些小孩迟迟不愿开口,家中老人往往会认为晚开口是“贵人”,无伤大雅。殊不知,这样的孩子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如果没有早期干预就会影响终身。今天桃子姐姐就要跟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家长需要如何防治呢?

1、语言的发育

理论上语言的发育由三部分构成:生理、孩子本身的认知能力与社会互动。三者之中缺少任何一个都会使小儿的语言发育迟缓,如果不进行有效干预,40-60%的孩子会成为语言障碍患者。目前语言发育迟缓是我国2岁儿童常见的发育性问题,因此语言发育迟缓问题是各位家长需要重视的。

2、平时如何关注孩子是否有语言发育迟缓

如图所示,1岁左右,宝宝就可以表达5-10个词汇,这其中就包括了“爸爸、妈妈”等称谓。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表达并非鹦鹉学舌,而是看到父亲叫“爸爸”,看到妈妈叫“妈妈”。而2岁应该可以说出主宾结构的短语,例如:爸爸走,妈妈抱等。如果在相应的月龄没有达到上述目标,则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尤其是出现以下情形,我们就会高度怀疑孩子存在语言发育迟缓:

6个月:不会转向的声源

10个月: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应答

12个月:不会再见,不会伸手表示需求

18-24个月:不会听从指令进行简答,不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3、宝宝出现了语言发育迟缓,家长该如何应对?

首先要明确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带孩子到医院排除器质性问题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如果不是器质性原因,那么家长的有效陪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桃子姐姐重点跟大家谈一下如何进对宝宝进行有效的陪伴。

A:高质量的亲子互动。首先要让孩子参与到日常生活,很多家长怕孩子受伤就画地为牢,不让他接触事物。但很多研究都已经证明,孩子在摸、咬、把玩时是学习新事物的最好契机。这个阶段家长应该多给他接触生活的机会,并且进行讲解。比如:互动如何玩模型车,指着每一个部件进行解说;用人偶玩具进行角色扮演,同时增加反馈。买了玩具陪孩子玩了一段时间后不可以一走了之,孩子在独自玩的过程中会有想法想要和你分享,这是他与你进行交流的欲望,绝对不应该忽视。

B:减少屏幕使用。现在许多育儿APP都说自己是寓教于乐,可以开发智力。但是,屏幕的使用会减少人际交往,不仅不利于孩子智力开发还会使他性格孤僻,不合群。1岁以下小儿,每日屏幕使用时长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而看动画片时家长应坐在旁边进行解说工作。

C:给孩子一个需要交流的环境。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很多家长怕孩子饿了、渴了,于是就定时给他吃喝,其实这等于减少了孩子诉说欲望的机会。

D:减少打断次数。有些孩子发音不好,念字不清,家长非常紧张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吐字不清就打断,这会打击小孩说话的欲望。准确的方法是:说完后慢慢指出并示范。各位家长还需要注意:舌系带对发音确实有一定影响,如果宝宝对一些翘舌音不能正确发音,要带孩子去看医生是否存在舌系带问题,不可将孩子说不好话一股脑全怪到他身上。

最后,桃子姐姐希望每位家长都能从中学到一些陪伴孩子的方式方法,如果还是发现有语言发育困难的话可以到桃子姐姐爱儿工作室咨询。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周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