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60多年了,我终于有机会走出这里了!”

芷江西路街道两个旧改地块首轮意愿征询高比例通过

街道党工委书记柯琪宣布喜讯
“芷”南针青年突击队既是志愿者也是见证者

□记者 张翠玲

经过两天半的意愿征询投票,9月28日,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育群中学西块和241、242街坊旧区地块一轮意愿征询,分别以100%和99.43%高票通过。这也是上海首次在一个街道同日生效两个旧改地块。

居民盼望告别“蜗居”

“太好了,旧改的阳光终于照到我们这里了!我们一家五口人终于要告别挤在10平方米小屋里吃喝拉撒的日子了!”得知地块首轮意见征询生效,住在中兴路1021弄30号一层的魏正强激动地哭了。魏正强夫妻结婚至今40多年,随着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出生,如今三代五口人窝居在10平方米的小屋内。民以食为天,每天魏正强一开油锅,大家在小屋内都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一年四季的衣服和棉被全部堆在随手可取的位置,按一下墙壁,墙粉纷纷落下。

年过六旬的徐惠芳阿姨从出生到现在都住在中兴路897弄,两层楼的瓦房由于长时间没有维护,行走空间狭窄。房间破旧、黑暗,白天都要开着灯。每年梅雨季节,她家都会遭遇“进水”的问题,抽水泵常年配备。“60多年了,我终于有机会走出这里了。”徐阿姨知道旧改的消息后,主动到居委会报名做志愿者。她表示,在维护地块内广大居民合法权益的同时,一定要配合街道、居委会动员、说服更多的街坊邻里在行动上支持房屋征收工作。

9月启动旧改征询

静安区241、242街坊和育群中学西块旧区改造基地,位于静安区中部。241、242街坊基地东至西藏北路、南至中兴路、西至静安区教育学院、北至中华新路;育群中学西块基地东至共和新路、南至芷江西路、西至大统路、北至中山北路。两个基地占地面积约41768平方米,内有居民647证899户,在册人口3180户,单位13证。两个地块内的房屋,既有解放前的老旧住房,也有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建造的非成套公房,居住空间均十分狭小,不少人家几代人居住在1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

据芷江西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马士威介绍,有的区域内,巷子只能容下一个人行走,伞都撑不开,房间光线昏暗,终年需要开灯照明。因墙体屋顶老化,无法修缮,在梅雨、台风季节,有的房子“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有时下水道来不及排水,水倒灌进户,还需要组织人员撤离。两个地块内的许多居民还在使用手拎马桶和液化气钢瓶,即便条件相对较好的老公房也是多户人家煤卫合用,条件非常艰苦。

两个地块内居民迫切希望旧改,静安区委、区政府积极回应,在今年9月启动了两地块旧改意愿征询工作。为体现阳光征收的公平、公正、透明,芷江西路街道除了请征收基地居民和社会公信人士见证、监督房屋征收工作外,还通过民主推荐,在两个地块分别聘请了10位居民担任此次旧改监督评议员,全程参与房屋征收征询、签约、选举征收房屋评估公司、选房抽号等旧改征收所有事务。

愿早日迎来美好生活

此次一轮征询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居民们难掩意愿征询生效的兴奋之情,超燃的快闪活动《我和我的祖国》在育群中学西块基地现场火热开演!唱响的不仅仅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深沉的爱意和献礼,更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希望不久后的二轮征询签约,也能高票通过。加油!”在现场,许多居民都表达了早日告别危房简屋、乔迁新居的愿望。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芷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