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岁末好事成双至 旧改生效喜搬迁

领导为搬迁居民送上祝福
腰鼓队阿姨欢天喜地助签约
绘画/蒋振国

□记者 张翠玲

2019年12月31日,是从21世纪10年代迈入20年代的最后24小时,也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天。

“又见到你了!”大清早,一名正在打腰鼓的阿姨和记者寒暄。记者从静安区241、242街坊旧改基地赶到育群中学西块旧改基地,两个居民搬迁仪式现场皆是锣鼓喧天,歌舞飞扬。舞蹈队、腰鼓队的表演点燃了全场欢快幸福的氛围。

早在12月23、24日,静安区育群中学西块和241、242街坊旧城区改建地块二轮征询集中预签约首日比例分别高达99.68%和97.10%,预签约宣布通过。得知生效的好消息,曾经接受记者采访的老爷叔刘升高,脖子上戴着大红围巾,拉着老伴合影。他笑得合不拢嘴,高兴地说:“终于盼来这一天,要搬新家住新房了。”

刘升高夫妇年过八旬,住在中兴路897弄60多年,两层共24平方米,最多的时候住五代人,翻造后加到了三层,现在住11个人。以前家里没有卫生间,就在楼梯下放只马桶拉块布,洗澡更难,借了对面的小房子,才有了厨房。他们早就开好了家庭会议,打算买郊区的房子,已经提前看房,等动迁款下来就去买。

静安区育群中学西块和241、242街坊旧城区改建征收基地,位于静安区中部,育群中学西块基地东至共和新路、南至芷江西路、西至大统路、北至中山北路;241、242街坊基地东至西藏北路、南至中兴路、西至静安区教育学院、北至中华新路。

两个基地共占地面积约23914.59平方米,内有居民653证901户,在册人数3227人。单位13证。该地块内的房屋,既有解放前建造的私房,也有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建造的非成套老公房,居住空间均十分狭小,241、242地块私房比例高达84%,居民的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只有5.43平方米,不少人家几代同堂居住在十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有的区域巷子只能容下一个人行走,伞都撑不开,房间光线昏暗,终年需要开灯照明。

因墙体屋顶老化,无法修缮,在梅雨、台风季节,有的房子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有时雨大下水道不能及时排出,倒灌进户需要组织撤离。此外,该地块内的许多居民还用手拎马桶和液化气,即便条件相对较好的老公房也是多户人家煤卫合用,条件非常艰苦。

2019年12月31日是过去一年的终点,也是静安区241、242街坊和育群中学西块居民们旧生活的终点。在喜庆热闹的氛围里,各级领导把最好的祝福送上, 挥手告别的现场,有拥抱、有祝福、有热泪更有欢笑。静安区241、242街坊和育群中学西块的居民们,对旧改期盼了这么多年,几代人的梦想而今终于实现了!

辞旧迎新,新年是新一年的起点,也是静安区241、242街坊和育群中学西块居民们迎接新生活的起点。静安区241、242街坊和育群中学西块居民挥手告别过去,拥抱美好生活,奔向未来的日子。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芷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