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翠玲 2019年12月12日上午,经过各方437天的努力,芷江西路街道“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迎来实质性突破。西藏北路1103弄新赵家宅居民区光机小区内,随着芷江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柯琪宣布电梯加装正式动工,街道及区房管局领导、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共同为光机小区1、2号楼加装电梯培土奠基。 同期开工的还有位于共和新路736弄的灵广花园小区30号楼。这3台电梯的开工建设,不仅标志着既有住房加装电梯工作在芷江西路街道实现了从无到有“零的突破”,更是圆了小区居民朝思暮想的电梯梦,切实将民生工程办成了民心工程,以实际作为回应了百姓的呼声。 “光机小区能够顺利加装电梯,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更离不开党建引领。”新赵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彭新海说。既有住房电梯加装工作是2019年区政府的重点实事项目之一。街道从年初开始进行了街道辖区内居民加梯意愿排摸工作。新赵家宅居民区光机小区更是从2018年10月1日就启动加梯意愿征询工作,此为天时;小区一楼为商铺,省去了加梯中沟通成本最高的一楼住户,帮助楼幢加梯意愿征询高比例通过。同时,光机小区1、2号楼为6层高,每层5户,每幢30户居民分摊电梯建设费用,费用相对较低,此为地利;光机小区自建成以来,就有一批光机所的工程师、科学家在此居住,数十年来,虽然有一小部分业主更替,但相当一部分老业主都留在了这里,熟人面孔优势在此能够发挥作用,此为人和。 在电梯加装征询的工作中,居民区党总支以大调研大走访及“悬空老人初步征询意见”为契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旗帜作用,帮助意见不统一的住户协调解决分歧,给予电梯加装工作正确的指导,扮演了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引领党员群众共治共管,让老旧小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2019年1月,在街道自治办的指导下,居委会首先成立了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业委会主任、物业经理、楼组长组成的“电梯加装推进小组”,针对品牌选择、住户矛盾、签字付款等难以调和的问题,开展调解工作。其次,居委会发动楼内党员先签约先付款,做好表率;在工作中注重发挥“熟人面孔”优势,鼓励居民互助,楼上居民做楼下居民的工作、老领导做老下属的工作。多数业主此前就有很强烈的加梯意愿,一经沟通,就非常支持,也有些则态度模糊,比如有些业主把房子租出去,常常不在这儿住,签字工作就很难推进。小区有一位老伯便是如此,本就孤僻的他对电梯加装毫不上心,居委干部几次上门都吃了“闭门羹”。有一回,居委干部和楼组长一起上门劝说时,老伯和老伴还动口骂了他们,态度坚决地表示不同意加装电梯。最后,居委干部和热心党员共同上门,为老伯设身处地分析加装电梯的好处,才说动了他签字付款。 “电梯加装推进小组”从一次次上门夜访、一份份意见征询到一回回矛盾协调、一件件个案化解,从前往光机所调阅图纸再到找寻合适的代建公司,历经重重困难。光机小区加梯从开始意愿征询到正式动工,历经437天,才迎来梦想照进现实的这一天。1、2号电梯培土奠基仪式当天,“电梯加装推进小组”中的业委会、物业、楼组长代表走上主舞台,接受居民们的掌声。新赵家宅居民区光机小区加装电梯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小区里的这群热心人。 加装电梯工程的顺利开工,居民有话说——居住1号楼4楼的居民胡阿姨今年已经86岁了。她的儿子在国外,一直担心父母生活的不便,早就听母亲讲过要加装电梯的事情,趁着当天的开工仪式,胡阿姨一早就把仪式现场的照片拍好发到家里的微信群,告诉孩子:“加装电梯开工了,往后的日子更便捷了!”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能够下楼晒晒太阳、和老伙伴们一起锻炼,成为芷江西路街道的“悬空老人”最大的愿望。可以说,能不能“自由上下”,直接关系到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家住光机小区1号楼2楼的85岁居民李阿姨,两年前腿部骨折,每个月只能下楼一次,过程也是极其艰辛,都要靠家里请的阿姨从楼上背下来,到达地面后再坐上轮椅出行,这一过程阿姨也是很辛苦,想到电梯竣工后带来的便利,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截至记者发稿,光机小区1、2号楼前已挖好基坑,并完成了管道迁移,现场施工人员正准备打桩。“本打算赶在春节前装好电梯的,实际操作下来,由于首次报批,流程不熟悉,耽搁了些时间。春节前,为了方便居民出行,我们会将坑基回填。节后再抓紧时间建设,力争让老百姓早日坐上电梯。”彭新海说。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马士威表示,相信随着“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芷江西居民享受到这一“民心工程”带来的福祉和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