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物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6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在学习中绽放芳华

记“2019年上海市民身边的终身学习典范”获得者潘秀珍

潘秀珍

□记者 张翠玲 摄影报道

家住芷江西路123弄居民区的潘秀珍,1955年出生。上世纪90年代,潘秀珍与读书活动结缘,热爱演讲,在“我说社会主义好”“三学状元的风采”“90年代上海人新形象”等演讲活动崭露头角,并取得了光彩夺目的成绩,获得了上海艺术博览会原闸北演讲专场“我说社会主义好”一等奖及原闸北区业余演讲团优秀演讲员和原闸北区“关心下一代讲师团”先进个人等荣誉。

潘秀珍喜爱的演讲,已成为她终身学习的生命体验。市北中学的操场上、上海市委党校、原闸北区委党校、原闸北区政府会议厅、驻沪海军部队礼堂,上海市政协礼堂都曾经留下她主持、演讲和宣讲的一幕幕场景。

2000年,因为企业转制,潘秀珍的党员关系转到社区。居委干部发现了她的才华,多次邀请她参加居委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潘秀珍从企业退下没有停歇,即刻“上岗”,曾经担任芷江西路123弄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妇代主任,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如今,潘秀珍虽然从居委岗位退下来了,然而在社区公益服务骨干志愿者和社区终身教育的舞台上,她的身姿仍是那么活跃、脚步仍是那么有力!社区活动主持人、演讲者、气功舞蹈者、歌者……社区居民喜爱她的同时,更称赞她舞台的亲和力和表现力。

搭上时代脉搏

“讲师团”开启终身学习之路

1984年春,“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方兴未艾。潘秀珍参加了厂工会组织的“女工读书小组”。在一次读书智力竞赛中,“女工读书小组”力挫各队,荣获第一,这使她和参赛的姐妹们兴奋不已,也是她参加读书活动的开始。未曾想到,几年后,读书活动竟使她与演讲结下难解之缘。

记得“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初兴之时,北京大学李燕杰老师的演讲报告强烈地震撼和感染了千千万万青年的心灵,被称之为打开青年心灵之锁,点燃青年之火的“灵魂工程师”。后来,李燕杰老师的二百多场报告被编成一本叫《塑造美的心灵》的集子,一度畅销不衰。这使潘秀珍初次认识到当代学者演讲的巨大影响。

演讲要感染人,首先要演讲者先被感染;演讲要教育人,首先要演讲者先受教育。1991年冬,区俱乐部向演讲团布置了专题演讲劳模的任务,潘秀珍的任务是讲一位自学成才的典范。为了讲好这位非凡女性的感人事迹。11月10日晚,她专程前往素材中主人公的住所拜访。她叫周丽菊,有着精湛的石刻技艺,为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事业,硬是在二百八十块奇异的彩石上,用篆体刻写了八十万字的《红楼梦》,在这些大如手掌、小如拇指的各式彩石上,最小的字仅0.25平方毫米,相当于一粒米的六十五分之一。七百多个日夜的抵掌细刻、挑灯夜战,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是具有何等的毅力。当潘秀珍目睹这位“超人”的稀世杰作时,她感受到,周丽菊的作品是全心投入,用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而铸成的。

可贵的是,当有人提出以15万美金购买这部珍品时,周丽菊婉言拒绝了。周丽菊说得好:“石刻《红楼梦》,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我只为祖国、为人民尽了一份责任!”素材的主人公深深震撼了潘秀珍,她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这样一位活生生的精神人物传播给人们。更重要的是,周丽菊也唤起潘秀珍对社会、对人生的重新认识与思索……

那年冬天,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在市北中学,潘秀珍为全体师生作了首场演讲。操场上的气氛,如同升旗仪式一般庄严,在五星红旗下,她以激扬而真挚的情感向师生们报告一个同龄人含辛茹苦,自学成才,为祖国争光的感人事迹。那一刻她感觉到:“我和我的主人公已融为一体,而千余名师生的感情和心灵已被周丽菊的精神所感染。”

1996年,潘秀珍有幸入选“上海市李斌事迹报告团”,时任市委宣传部领导的一番话让她记忆犹新:“在台上,你们是先进人物的代表,在话筒前,更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潘秀珍没有辜负这一重托,为了体验李斌同志那呕心沥血为企业的日日夜夜,她走路吃饭都在思考和背诵。1997年3月24日,李斌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市委党校拉开帷幕,全国六报一台同一天刊发、报道了这位20世纪90年代智能型工人的模范事迹。之后,每一次到机关、企业的宣讲,她都看做是一次学习上、心灵上的历练。至此,潘秀珍的终身学习之路盛开了朵朵美丽而坚实的花蕾。

以终身学习之笔讴歌真善美

2000年,潘秀珍跨入芷江西路123弄居委工作,她更是视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已任。深入居民家庭时总是不忘挖掘社区新人物、党建好花絮、楼组建设金点子、身边闪光点等。在上级领导关心培育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久的观察和体验,居民区树立了社区居民王祚芳家庭为先进典型代表。通过层层推荐、宣讲、提炼,王祚芳家庭先后荣获“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她和同事们、居民们息息相通,以党建工作、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为载体,进一步引领党员树形象,立标杆,又先后挖掘出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陈安保、上海市优秀世博会志愿者钱宇等等。这些优秀人物的挖掘和培育,她虽然付出太多的心血和时间,但她始终认为非常值得:能为社会托起一份正能量,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光芒应该是无限放大的!岁月更替,然而,这几位居民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依然是熠熠生辉,是社区建设的“领头羊”。

“与人一杯水,先备一缸水”——这是潘秀珍对自己演讲好先进人物的要求。为了讲好王祚芳家庭的典型故事,她几次三番,不辞辛苦地深入主人公家庭,了解她们背后的故事,感受主人公家庭的点滴心灵,触摸、捕捉人物的状态,从琐碎的家务事件中提炼情感。从演讲比赛到家庭美德故事分享,虽然已是无数次的登台,但是每一次上台她仍然像第一次那般认真琢磨,她说:“表达好主人公的内心和组织者的主题是一个讲者所必须的。”附近的学校还慕名邀请她为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社区的趣闻逸事,让学生们开阔眼界,从多个视角,增强对学习社会的认识。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和同事们又先后创作契合时代的各类形式自编自演:快板、歌舞、沪语成语故事、小品、三句半等等。她认为:创作的过程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也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延伸。几年来,这些寓教于乐的作品节目根据不同时期的学习和活动主题要求,在社区各类舞台上亮相,大受人们的欢迎。

终身学习风景靓 芳华绚丽正绽放

终身教育的路上总有美景欣赏。由于潘秀珍一直以来重视自身学习修炼,原闸北区妇联的“三八节”庆祝会、街道终身教育节、全民健身节等重大活动都曾让她担当主持。区妇联聘请她为妇代干部骨干联谊会秘书长,参与“妇女之家”的创立与培训,参与各街镇的示范点评审。近几年,她受街道妇联邀请,成为“幸福家庭研究会”的成员,她和二位成员一起,为幸福家庭故事分享会做点评,认真撰写和提炼“幸福家庭”基因……

仅在2017年,潘秀珍就深入居民身边和家庭采访,为动迁地块中的5户家庭,撰写了5篇幸福家庭的动人故事。看似平凡的事例,无一不是幸福家庭的闪光点,积极的宣传作用,只为更多家庭化干戈为玉帛。

2018年,潘秀珍在街道举行的读书分享交流会上,她的分享心得“芳华”,引人入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岁月易逝随它意,芳华绽放心永存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拳拳之心。在最美家庭擂台赛嘉宾点评中,她现场为22户家庭做的小诗既暖人心扉又催人奋进:春和景明芷江风,传承文明树新风。最美家庭赛家风,你追我赶吹劲风。

潘秀珍时常想起之前一些在社区工作中难以忘怀的情景:曾经有人喝完啤酒后把空瓶顺手扔出窗外,和在楼下花园种花的居民擦肩而落,一地碎片。这位居民虽被吓出一身冷汗,但是想到那人五大三粗,非常后怕,就找到潘秀珍来理论。她灵机一动,拉上一位熟悉的居民,扮演文明宣传员上门,和此人沟通文明公约的施行,还请他给小区提提意见、出出高招、提升层次。最后,此人感动于她们的诚意,表示今后一定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区居民。

现在潘秀珍已经退休,她仍然以付出和耕耘为荣,仍然以终身学习为乐,没有放弃各类学习的机会。她还是芷江西路123弄老年乐园骨干志愿者、还是芷江西路123弄居民区第二党支部书记,支部里共有120多名党员。党员们喜欢说,“我们都听你的”。为人亲和的潘秀珍,听到大家的赞许,报以一笑:学习永无止境。这份淡然和恬静,或许正是她低调做事、终身学习的沉淀。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芷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