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城上城小区里的明星“家风楼”

解锁最美家庭的“幸福密码”

蒋梅云、吴杰章夫妇
虬江路1488弄5号楼内景
楼内家庭“亮”出家风家训

□记者 张翠玲 实习生 姚怡

一般说来,商品房小区的邻里关系不似老公房小区那么“亲热”。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导致的“门难进”,让同住一层楼却多年不相识的尴尬时有发生。而城上城居民区内虬江路1488弄5号楼是个例外。

同样是商品房小区,虬江路1488弄5号楼却显得人情味更浓一些,家家户户通过亮家风、传家训,让楼组有了好楼风,带动社区更多居民之间家风互学,取长补短,营造了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氛围。

四世同堂尊老爱老传承优良家风

四世同堂的家庭并不少见,四位长辈和孩子们同住一个屋檐下且彼此之间互敬互爱、互相帮助、从不脸红吵架的大家庭却实属难得。在虬江路1488弄5号10楼就有一户这样的家庭——蒋梅云家庭。

蒋梅云一家四世同堂,儿女孝顺、长辈疼爱,相互帮忙,在社区传为佳话。近年来,该家庭获得了由静安区妇联、文明办颁发的2016-2017年度“静安最美家庭”称号及2017年芷江西路街道“孝亲之家”称号等荣誉。当时,《芷江西社区晨报》还曾以专版报道了该户孝亲家庭。

年过花甲的蒋梅云阿姨,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作为一名巾帼志愿者,她对待邻里热情热心,对待志愿服务工作真诚负责,特别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居民区换届选举、静安区创建复评全国文明城区、人口普查等行动中起到了积极引导和带头作用。此外,她还是“城悦”志愿者工作室的骨干志愿者以及城上城北区的楼组长负责人,为小区居民义务站岗值勤、调解邻里矛盾、组织楼组活动。在最近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行动中,她积极报名当了普查员,严格对照人口普查的要求进行普查,在普查自家楼组时,她发挥楼组长的熟人面孔优势,和楼内居民先预约再上门,纵使这样也难免会有个别的“跑空”,为此蒋梅云最多一户跑了5次,用她的口头禅说就是:“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年轻人要打拼事业,白天不在家很正常,我多跑几趟,人家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后面楼组开展活动他们也都表示愿意参加,辛苦都是值得的。”

蒋梅云兼顾社区志愿工作的同时也照管好家里。这当然也离不开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她的丈夫吴杰章是“经济适用型”暖男,不仅会动手翻新家里的旧家具、刷新墙面,还会挤出时间帮助妻子分担家务和帮厨,因为他坚信夫妻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是维持家庭和谐的关键。此外,吴杰章还是一名孝顺女婿,隔三差五将94岁的丈母娘接过来与他们同住,精心照顾,毫无怨言。丈母娘不与他们同住的日子里,他则每周为其送去净菜或者烧好的菜肴,为老人省去买菜、摘菜的麻烦。前些年,他们夫妻二人还主动为女婿分忧,接原本住在三兴居民区的亲家公来家里同住,三位老人同住,相处和睦、其乐融融。特别是当其亲家公出现认知方面的困扰,经常因买菜或出门溜达后迷路时,夫妻二人总是第一时间将其接回。后来,他们将这一现象及时告知了当医生的女婿。女婿十分重视,将写有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的“纸条”放在其父亲的衣服口袋里,也感恩二老对其父亲的精心照顾。无论是热心居民区志愿服务工作还是尊老爱幼,蒋梅云都身体力行地给女儿树立一个示范榜样。在家庭教育中,蒋梅云夫妇始终以“尊老爱幼,亲穆存心”为家风家训,告诫女儿在学习、工作中都要本分踏实上进,在家中要做到孝顺老人。就是在这样质朴的家风家训熏陶下,外孙女乖巧懂事,对语言学习感兴趣,大学在读就已经熟练掌握了三门语言。正在创业的女儿吴妍莉,由于工作时间有较大的弹性,平时就经常可以帮忙照顾家里的老人。夫妇俩对女儿的教育也是以引导和关怀为主,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同时也时刻关心她的身心变化。蒋梅云阿姨家的孝亲家风,代代相传,远在国外的外孙女经常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家里的长辈买礼物。礼品有价,孝心无价。

蒋梅云阿姨总结其家风家训为,“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今年,这句话也被“亮”在楼道的文化展版上,被更多居民看见。

户户亮家风才有好楼风

在虬江路1488弄5号一楼楼道电梯口显眼位置,记者看到,除了蒋梅云家庭“亮”出的家风家训,还有许富琪、顾才女、陈荣增等多户家庭集中亮出家风家训。

“家有一老,胜过万宝。”是许富琪家庭“亮”出的家训,该家庭曾荣获城上城居民区“最美家庭”称号。当天,记者想要了解其家风的由来,敲开了该户居民的家门,一个戴红领巾的少年接待了记者的来访。据今年10岁的茹智宸介绍,他爸爸创业很忙,多亏了爷爷奶奶以及隔壁奶奶的照顾,所以他们家的家风家训也是对他的爷爷菇建国和奶奶许富琪等老人的感谢。值得一提的是,当天,茹智宸的爷爷奶奶都去旅游了,而他放学后则被委托给隔壁的蒋梅云代为照看,这是何等的信任!

“付出,福报就多;感恩,顺利就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孝、恭、善、勤、俭。”……虬江路1488弄5号楼内“晒”出来的家风家训,有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警句,有的是自家总结的朴实无华的话语,而每一句总结凝练的家风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家风故事。

户户有了好家风,好楼风也接踵而来,邻里之间加深了解后,一批达人、热心人被挖掘出来,有的录制美食制作的视频与大家分享交流,有的拿出自家的绿植布置在楼道内与大家共赏,有时候大家一起参加活动,为楼组争得荣誉。比如,在芷江西路街道历届“百姓厨神”大赛中,虬江路1488弄5号楼内的厨艺达人蒋梅云、吴妍莉等带领大家各展厨艺,组队参赛。该楼也是每年在大赛中夺冠的热门楼组,多次荣获大赛一等奖,楼内居民的荣誉感空前。“有了这份集体荣誉感,我们楼内居民的人情味和归属感也更浓烈了,每逢蓝天下的至爱、给贫困山区儿童捐赠爱心图书等公益活动,我们楼内居民的响应度都很高。”蒋梅云自豪地介绍道。

好家风就该“晒出来”

“其实,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都有其家训和家风,关键在于挖掘和总结,他们每一户都有其闪光的部分,都有值得继承的亮点。”城上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季云说。晒家风亮家训可以增强家族自豪感,增加家族后裔之间的凝聚力,“晒”和“亮”避免了优良家训家风的失传,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晒”和“亮”便于众人前来围观,向整个社区扩散,学习和借鉴。

近年来,芷江西路街道妇联组织开展“亮家风、传家训”活动,增加“晒”和“亮”的效果。活动还举一反三,搜集整理优秀的家风家训,在楼道内“晒”出来,以虬江路1488弄5号“家风楼”为样板,在社区形成示范效应,激发人们心中的道德自觉。

今年年初疫情期间,街道妇联还邀请辖区的“最美家庭”上网“晒”家风,以视频形式更形象、生动地传承家风故事,受到居民广泛好评。“这样的活动很有创意,好家风就该亮出来、晒一晒。”居民纷纷留言点赞,互动热烈。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芷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