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芷江记忆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2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年在万家团圆中结束 年味在热闹中升华

90后与“90后”话春节

姚怡家的年夜饭
蒋振国在作画

编者按: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生机盎然的样子;节日,喜气洋洋,人们都因节日而展开笑颜。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让整个华夏大地都被红色妆点。片片火红点缀了家门前那条熟悉的小路,缕缕饭香勾起了漂泊的游子对家人的思念,新的一年在阵阵爆竹声中缓缓展现。

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有的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的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有的人“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的几日美好,总让人在心底暗自珍藏。虽说人们总有一年无忧这种美好心愿,但每当遇到挫折时,这些带着美好、温暖回忆的片段便再一次让自己得以抚慰。

本报策划了一期主题为“春节”的内容,特别邀请了本报90后青年记者姚怡和芷江西“90后”画家蒋振国,畅叙两代人的春节记忆。

蒋爷爷的新年记忆

□记者 张翠玲  见习记者 姚  怡

每到春节,家住芷江西路街道光华坊小区的93岁老人蒋振国爷爷,心心念念要完成三件事,为本报画封面年味图是其中之一,颇有仪式感。

2021年2月过大年,虽比往年略晚,但蒋振国12月初就考虑起约稿的内容。画什么呢?“羊年的时候,羊在人们心中的口碑好,我画了三只羊,寓意三羊开泰。猪年的时候,民间有人说猪有福气但也有说猪懒的,毁誉参半,我没有画猪,画了写有‘新春好’的红灯笼。”蒋振国沉思了一会儿,感慨道:“今年是牛年,这就比较难办喽。牛的口碑在人们心中也不错,但是一只牛画出来的形象不太好。”最终,蒋振国决定,今年一改往日画小图的习惯,画了一整版迎春图,绘画了春柳、燕子和灯笼等元素,再涂上一抹喜庆的颜色,春节的年味和春天的希望都有了。

蒋振国每月还有固定的“作业”要交——在《芷江西社区晨报》文化版连载6幅原创的连环画作品,至今已连载了400多幅。每到春节,他照例要画一画春节的主题,讲述以前过春节的习俗和他记忆中的过年场景。蒋振国对自己的画有严格的要求,过几天要拿出画来端详检查,如若发现哪里不满意,就坚持要重画。“有时,临近截稿,重画一整幅来不及,我就重画不太满意的部分,画好了再剪切和粘贴上去。”蒋振国打趣地说,这是他独创的“打补丁”修改法。

要过年了,往年蒋振国心心念念的另一件事是请几个孩子吃团圆饭。“他们都是从农村来的,父母务工供他们在这里上学不容易,而党和国家对我这个老干部很好,我什么都不缺,能帮到别人一点就尽力帮。”蒋振国口中的孩子都是在附近上学的小学生,每个周末都来他这里练字学画,蒋振国不仅分文不收,过年了还请他们一起吃团圆饭。家长们不好意思地说:“应该是我们来报答您,哪有老师请学生吃饭的!”而孩子们则高兴地说道:“蒋振国比我的亲爷爷对我还要好。”听了孩子们的话,蒋振国哈哈大笑起来。今年因为疫情,和孩子们一起吃团圆饭的计划就取消了。春节是个国人普天同庆的传统佳节,坚固、深厚的风土习俗和民族文化,年年不息,亦有更迭和传承。

过去,老闸北的房屋多是自建房,房前屋后有些许空地,一年到头,居民们习惯将家中碗橱桌椅统统搬到屋外,用水冲洗,再自然晾干,家中腾空后,方便男人们打扫除尘,女人们洗衣衫被褥。

住所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后,就开始拾掇自己,人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里是一定要翻新“行头”的——新衣、新帽、新鞋。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变好了,家中脏了乱了,随时可以请钟点工打扫。

其次,开始写春联、买年画、买“门神”,张贴在门上图个吉利。现在,春联一部分是买的,一部分是送的。买来的大红的、烫金的春联,看上去喜气洋洋;送春联活动多是社区举办的,召集书法达人挥毫泼墨,为居民写春联。

再次,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过去,物质匮乏,鸡鱼肉蛋和蔬菜都限购,为了准备年夜饭,主妇们需要早早排队凭票买。每户磨粉磨面,包汤圆,做年糕,取“团团圆圆”“年年高”之意。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夜,鸡鸭鱼肉、年糕汤圆、糖果点心都要准备好了。一家人围成一桌吃团圆饭,饭后吃着点心、聊着天、收看春晚。而居委会工作人员此刻不得闲,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巷道摇铃喊话,提醒人们小心火烛。居委会沿袭了这一传统,现在春节,依然有工作人员值班,有些居民区只摇铃不喊话了。

蒋振国回忆道,每年除夕这一天,他和夫人都会为5个孩子准备好新衣,叠整齐放在床头,顺便给他们枕头下面塞一个大红包,让孩子们压着红包睡觉,又称压岁钱,保佑孩子们岁岁平安。

“我感觉现在的人真是幸福!”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蒋振国十分感慨。他依稀记得,1982年生活物资限量供应,春节期间鸡蛋每户3斤,鸡每户1只,糖每户3斤,花生每人6两,瓜子每人半斤。平日里,份量比春节还要少。当时,纵使物资不足,过年走亲访友依然不空手,以蛋糕、苹果、香蕉为礼相送。蒋振国回忆起一个春节送礼的小故事:他曾经买了一个鲜奶油蛋糕送给哥哥家,后来哥哥又送给三弟,三弟又送给妹妹,最终妹妹将蛋糕送给了他。一周过去,蛋糕送来送去都发霉了,大家直叹可惜!

旧年在万家团圆中结束,新年在欢声笑语中开始,美好的前程,幸福的生活,再出发,去奋斗。

春日记忆

□见习记者 姚  怡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单单春节年货一条,各地便各有心得。我的家乡河南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民以食为天,仅春节年货中的食,河南各地区亦有所不同,但糖果、瓜子、花生这几样年货,却成为河南人心中的年货必备。一壶新茶、一把瓜子、一张椅子,新春佳节数个沐浴着阳光的午后就悠哉游哉地度过了。

小时候,年三十是我最期待的日子。河南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春节最重要的一顿饭安排在年三十的晚上。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做饭的大厨纷纷闪亮登场,在大厨们煎烤烹炸的技艺下、在大小适宜的炉火加持下,新鲜的食材和佐料加以碰撞,在调味品的点缀下,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得以出锅。新春期间,凡事都要有个好寓意,美食也毫不例外。在河南人的年夜饭餐桌上,代表年年有余的鱼必不可少,寓意喜气洋洋的羊肉也是餐桌常客,素炒什锦寓意前程似锦、红枣南瓜寓意甜甜蜜蜜、八宝饭寓意吉祥如意……除夕之夜,全家团聚,除旧迎新。

吃过年夜饭后,我的家人们一般自觉分成三派,休闲娱乐的、吃喝闲聊的、守着春晚看表演的,无需有人特意安排,一家人的默契在此时得以体现。三十晚上要“守岁”,以前是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后来就逐渐改成把家里的灯都打开,照亮每一个角落,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一到春晚倒计时,新年的钟声要敲响的时候,就是我们着急忙慌地找鞭炮和打火机的时候了。在阵阵爆竹声中,辞旧迎新。

从大年初一开始,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小规定。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镜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财运,若不小心打破了,可以用红纸先包起来,默念“岁岁平安”;大年初一忌洗衣服,洗衣服则意味着将财富与财运洗掉。同理,也不能用扫帚打扫屋子,否则会扫走运气,招致霉运等。也许很多人听起来都不以为然,但就是这些约定俗成的小规定让新年多了一份仪式感,也多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河南人说的庙会,是中国特有的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庙会上,除了小商小贩还会有各种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等,在农村,还会有别具特色、令人期待的大戏,在河南地区,则以豫剧和曲剧为主,偶尔有道情和黄梅戏。小时候的我,总是盘旋在各种小玩具摊位前,5毛钱一次的扣盒子、5毛钱一次的弹弹珠,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具装点了我的童年。

小时候的春节充满了浓浓的年味,离家在外的亲人们即使远在千里,也要跋山涉水,和最思念的人团聚,依偎在故乡里。一家人都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春节就圆满了。

柏油路替换掉了家门口那条一到下雨总是泥泞不堪的小路,一大片金黄的麦地也被钢筋水泥建成的高楼大厦所取代。不知道是城市发展的脚步太过迅速,还是我们都渐渐长大了,谈起春节,人们都越来越沉默了,甚至很多人说年味没有了,春节没意思了。

春节,在中国人的印象里,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合家团圆的象征,中国人对这个传统佳节的期待,实在无需赘述。在提倡禁燃烟花爆竹的现在,虽然没有了“爆竹声中一岁除”,但依旧有别的方式可以替代。春节的年味不止表现在这些外在的形式和活动上,更多的是情,正是大家的互相关爱、真诚祝福,构成了每一个春节的底色。春节,无需大张旗鼓的宣传,也无需一定要进行何种活动,人到了,年就到了,心在一起,年味就浓了。年味,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刚见面时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的幸福画面中,无需言表,无尽幸福。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芷江西